艺评丨肖学周:试析昌耀与张枣诗歌语言的异同(4)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至于造成昌耀与张枣诗歌语言差异的成因,可从所受教育、身份性格与现实生活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从教育背景来看,昌耀只读到小学,尽管后来也接受过其它零星教育,但基本上是个自学成才的诗人;而张枣接受的是完善的现代教育:本科(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硕士(四川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博士(特里尔大学文哲专业),随后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与河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任教。长期的学院背景使他成为一个学者型诗人,气质阴柔,后期比较颓废。和张枣相比,昌耀的军人、“犯人”、“单恋的情人”等多种身份强化了他的男人本色和英雄品格。殊途同归,他们最后都成了癌症病人,但仍有不同:昌耀选择了自杀,张枣死于疾病。
诗歌语言是现实的对应物,诗人采取什么样的语言与形式最终取决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在翻译张枣诗歌的过程中,顾彬慨叹张枣是中国“20世纪最深奥的诗人”。⑭从表面来看,造成张枣的诗深奥的原因是他对现实的高度内化,以及追求陌生化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张枣的生活狭窄单调,促使他只能向内心开掘,致力于纯诗与元诗写作;相对来说,昌耀的生活不仅复杂多变,而且其命运几乎被苦难贯穿,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像张枣那样讲究精致的形式,而是任由强大的现实力量突破以往的诗歌形式。可以说,巨大而深厚的现实感促成了昌耀的诗歌语言。
注释:
①木朵 萧开愚:《共谋一个激发存在感的方向》,见《诗歌月刊》2013年第1期。
②骆一禾 张玞:《太阳说:来,朝前走》,见《昌耀 阵痛的灵魂》,董生龙 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③[德]顾彬:《综合的心智》,见《作家》1999年第9期。
④骆一禾 张玞:《太阳说:来,朝前走》,见《昌耀 阵痛的灵魂》,董生龙 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3-74页。
⑤燎原:《高地上的奴隶与圣者(代序)》,见《昌耀诗文总集》,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⑥西川:《昌耀诗的相反相成和两个偏离》,见《大河拐大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1页。
⑦洪子诚 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⑧马丁:《昌耀的悲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4912701000aqi.html
⑨[德]苏姗娜·格丝:《一棵树是什么?——“树”、“对话”和文化差异:细读张枣的〈今年的云雀〉》,商戈令译,见《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卷,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