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怡:研究生课堂沉默的多元类型(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二、个体性沉默:个人因素引起的个体沉默
个体沉默相较集体沉默而言范围更加狭窄,指以研究生个人为单位在课堂课堂讲授或互动过程中,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发言等要求保持长时间的停顿或不做出明显的、可被教师感知到的回应的现象,其中包括了研究生个体面部、眼神、肢体的表现。个体沉默不局限于研究生公共课堂,在专业课研讨过程中也很常见,含有个人主观色彩。
三、积极性沉默:未外显的消化思考酝酿等
以课堂沉默对研究生影响的正负向为划分依据,研究生课堂沉默可分为积极沉默与消极沉默两类。积极沉默也可以称为思考型沉默或参与型沉默,指在课堂讲授或互动过程中,研究生对教师提出的回答、讨论、发言等要求处于沉思、体验等状态中且主动保持不言语的态度及行为,包括了情感、认知的投入。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在学生对其疑问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虽然外在并未言说,内心却是在不断地进行思考与主动建构的过程,其实质是自我对话与意义的生成[1]。在积极沉默中学生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主动参与课堂,对知识的学习也并非决定于外在客观的刺激,而是取决于研究生自身对课堂的感知而后主观的自愿性选择。因此,研究生课堂上的积极沉默是有意义学习的一种方式。
四、消极性沉默:注意力涣散或无视性沉默
消极沉默则指在课堂讲授或互动过程中,研究生对教师提出的回答、讨论、发言等要求处于游离、发呆、无视等状态,思考与课堂无关内容从而保持不说话、不反应的态度及行为。消极沉默带有一定的抗拒性心理,表现为由于多种干扰因素造成的课堂教学活动非正常的“无语”中断,研究生感知到自己被置身于课堂之外,不完全接收甚至拒绝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缺乏思考分析过程[2]。以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在大班化混合专业的教学课堂上不同专业学生擅长的学习领域不同,教师对量化研究某一专题知识进行讲解时,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及有过量化研究经验的研究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时会更加顺利,而零基础研究生接受新知识领域的速度会明显缓慢。部分同学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且听不懂的情况下会选择放弃参与课堂而保持沉默。
五、主动性沉默:有条件但自主选择沉默
根据研究生沉默意愿的侧重,将课堂沉默划分为主动沉默与被动沉默两类。主动沉默是指在课堂讲授或互动过程中,研究生对教师提出的回答、讨论、发言等要求不受外界刺激干扰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不说话不回应的态度及行为。主动沉默大多是研究生作为交际主体的自发性行为。主动沉默有积极沉默的意味不完全等同于积极沉默,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例如,在课堂上,研究生在教师讲解知识过程中因思考而不语的现象属于主体的自发行为,可将其界定为主动沉默,也是一种积极沉默[3]。但并非所有的主动沉默都是积极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因选择不理睬、不参与课堂、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而保持沉默的态度及行为也是主动沉默的表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