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巨头沉浮录(1978-2018)(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新一代的中学生们也不知道,他们面前的“五三团长”卫鑫其实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励志偶像。他是河北肃宁人,学历不高,家里起初以养殖为业,但是用“背水一战”的气概打造出《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本超级畅销书,过上西虹市首富一样的华彩人生。《五三》的销售额,每年十几亿都不止。
百年之间,教辅舞台的“C位”从民国大师变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学教师以及农民、军人,这听起来是个“文化大滑坡”的故事。可事实上,今日中国教辅图书对于质量的要求、对于提分效果的重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每年的寒暑假之前,所有大品牌教辅都要花重金邀请几百位顶级中学名师,为他们“搞科研”。这里的科研主要指两件事,第一,过去的高考题中,哪些是值得学生做的好题?第二,未来的高考题长什么样,能否从过去的好题中预测出来?
产品为王的逻辑在慢慢改造这个被互联网忽略的“小产业”。
1978年以来,高考经济不断升温,教育政策也不断变动:出版体制改革、地方产业保护、农村教育免费化、教育信息化启动,特别是21世纪以来,政府屡次使用行政手段限价、限量、限编等政策,都将教辅这一只小舟在惊涛骇浪中不断翻滚。
结果是,现如今,家长们走进书店,只要选择大品牌教辅图书,都会很惊讶地发现:教辅原来已经这么生动、精致了,编排也很有体系。大量的无良商家跌入谷底后,教辅市场,早已过了像早晨集市那样人声鼎沸、良莠不齐的混乱景象。
在中央政府的引导下,教辅行业从乱到不乱、从苟且偷生到合理发展,在四十个春秋之后,终于算是卓有成效。
1、 1978-1985:遍地乱象
浩劫之后,1978年的劳动节和国庆期间,北京、上海的新华书店门口人挤人、心贴心。通宵排队的爱书人连日不断,只为求购刚刚重印的中外文学名著与社科经典。
紧跟着脱销的就是教辅图书。随着高考选拔人才机制的恢复,中国青少年中暴发起一股“数理化热”,上海教育出版社在1979年出版了《小学数学习题》,那时没有精致的纸张,只是油墨印刷、草草装订。结果,修订3次、重印24次,累计销量达240万册以上。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