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坛」流行文化视野下青年偶像崇拜的现代演绎(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在中国文化的偶像诠释中,《说文解字》曰:“偶,相人也。按,相人者,像人也。一名俑。像,似也。”偶是形似人的一种陶俑,是按照人的形貌来雕刻的雕塑,其偶像意义的指向实际和西方文明中的圣像更为一致,皆是不可见之物在人类世界的代表。西方宗教历史上曾爆发了关于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对破坏圣像运动的斗争中,诸如言语与图像、圣像的象征功能与教育功能、图像的真实性与虚假性、图像与原型、形象与精神的关系及美的本质等重要的美学问题在反复论证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 ]通过对神学、哲学和美学思考及其相应出现的一些艺术实践和文化活动的诠释,最终西方的“再现”(re-presentation)艺术传统得以最终确立。[ 4 ]赋予艺术的合法性,这使圣像事件成为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洲文化意识的重大转向。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也有部分论述偶像的章节。打破神化,从人性入手,康德认为理性与知性可以防止以非道德指向的偶像崇拜在宗教中,或者在一切超感官之物中让人陷入迷信的妄想:偶像崇拜是一种迷信的妄想,以为能够不通过道德意向而通过别的手段来使最高存在者感到愉悦。[ 5 ]在论崇高章节中,康德也提到了偶像禁止的诫命:“也许在犹太法典中没有哪个地方比这条诫命更崇高的了……同样的情况,也适合于我心中的道德律和道德素质的表象。”[ 5 ]康德认为,在对不可知或超自然的理念面前,应该用理性去把握和探究,将主体导向道德律令中去。可见康德对“偶像禁令”进行了启蒙主义式的改造:“偶像禁令”暗含的是可见之人和不可见之上帝的分离,康德虽然坚持了可见与不可见、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分离,但最终将这种不可见者转移到了人心中的道德律令。
[ 6 ]在文艺复兴的现代性下,尼采认为已经迈入黄昏阶段的偶像应该用“锤子”敲打,以打破那被各方承认的、代表某些思维立场和价值设定的权威偶像,来重新评估一切价值。
二、现代流行文化中偶像的嬗变
“偶像”一词在流行文化中的应用起源于日本,日本词源中“アイドル(idol)”一词,本指“偶像、崇拝される人や物”(偶像,被崇拜的人或者物),但随着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的过渡,偶像一词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特别在娱乐产业中的应用让这一词汇进入到了流行文化的话语体系中。在演艺产业发展前期,“偶像”原指有人气的艺人,或活跃在多方面的歌手、演员、综艺演员或声优。偶像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年轻表演者,通过包装和完善变为了青少年的角色扮演原型,并被娱乐、时尚、化妆品等产业所挖掘,为他们的产品做代言推广。此用法的诞生时间已不可考,最初可能是仅仅作为一种女性歌手和女性演员的分支性称呼,指代专业技能并不成熟,演绎实力有待加强,可能仅有优秀外形的歌手、演员或是艺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