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11)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到20世纪早期,现代意义上的孤独变成了一个和大脑运作方式有关的精神问题。论述社会疏离的哲学强调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低共同价值和高度孤立。这种哲学强化了这样的观点:孤独是人类心智的功能性障碍和负面成分,它始于现代化的开端,源自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深刻疏离。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等人预言了五种异化的突出特征: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孤立感,以及自我异化。
德国社会学的奠基者斐迪南·滕尼斯认为,人类的群体生活有两种结合类型:“共同体”(Gemeinschaft),通常译作“社区”,是基于团结和彼此联结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以及“社会”(Gesellschaft),即以个体的利益维系的群体。情感联系很少被这样严格地定义过,然而,在21世纪,“失落的共同体”这一怀旧概念仍然被用来解释老年人的孤独感。
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一样,异化定义了个体和世界相连时的无助,以及孤独复杂的必然性(至少对存在主义者来说是这样)。但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看来,智识上的真理和自由不仅可以从独处中发现,也可以在孤独中找寻,因为孤独是通往真正的自我认识的道路。回溯历史,早期修道院的隐士在探索他们内心的意义时,也会采取与世隔绝的修行方式(尽管海德格尔拒绝这种神学的语言)。其他人,包括所谓的第一个存在主义者索伦·克尔凯郭尔(其作品尤其影响了海德格尔),同样引证了这样的观点,正如萨特在戏剧《禁闭》中所写,“他人即地狱”。
尽管弗洛伊德没有具体表述社会异化的概念,但是他关于潜意识和意识、自我-超我-本我的学说制造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空间,证实了自我与世界的断裂。我的目的并不是回顾20世纪涌现的各种哲学思潮,比如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新教伦理中的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信条的支柱。20世纪出现的“自我vs.世界”与“个体vs.社会”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将这些观念纳入其中的经济、政治结构及信仰,至今仍统辖21世纪西方知识界的讨论。在这种两两对立的极端情况下,孤独不仅是人类碎片化处境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也是与一个人同他人互动的能力息息相关的独特心理状态。
上文我引用了泰勒有关现代自我的观点,说明在一个上帝无处不在的世界,要做到真正独身一人是不可能的;而伴随宗教的衰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理性人文主义的兴起,世俗性对于孤独这种情感集群在现代的形成来说至关重要。弗洛伊德认为,“虔诚的、内在的宗教”为孤独提供了某种缓冲作用。有个问题虽然有趣,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那就是,究竟是孤独激发了21世纪对宗教的追求,还是上帝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慰藉?当然,我并不认为宗教已经消失,或是现代生活已经世俗得无可救赎,尽管从17世纪至今,宗教问答和圣训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但这并不代表人们不像过去那样注重精神了,只是因为他们表达精神的方式不同了,并且在文化领域,这种表达未必与日常实践相关联。相反,我发现一种哲学和民间的趋势,即孤独作为社会现象之一取决于自我的形态,这种自我的发展不需要与家长式的上帝或内在的信仰体系相关,而是通过与他们共享、执行对外活动和归属仪式的同龄人群体和社区来建立外部的世俗认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