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10)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还书写了在漠然无情、机械化的工业社会背景下不同类型的孤独,尤其是儿童的孤独。因此,狄更斯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例如《远大前程》中的匹普、《雾都孤儿》(1837)中的奥利弗]都发现自己在一个黯淡无望、充满敌意的世界中孤身一人,遭受遗弃,无依无靠。这类人物往往有意引人关注19世纪工业隐喻中的心理悖论:一方面,工人阶层必须像机器的齿轮一样运转,但另一方面,这个过程在潜在的意义上是非人性的,即便对那些肮脏、粗蛮、短暂的生命来说也是如此。此外,在工业时代晚期,伴随英国和英国人的神经系统借由电和电报连接在一起,社交和社会联结的主题有了新的寓意。顺便提一句,数字化时代也有其身体的隐喻:大脑就像是谷歌,无休止地与一个又一个想法、事件、人相互关联,继而又断开。孤独的隐喻也极大地被具象化了,这些隐喻往往涉及温暖的意象和程度,以此暗示与他人之间的身体接触。
如此,孤独者就成了那个“被冷落”的人。
无论是因为错误、脆弱,还是无情的社会结构和厄运,处在社会边缘的孤独个体获得了诗意的描述。这不仅符合进化生物学的原则,还关乎在早期精神病学中作为客体出现的个人:与世界相对立的、一元的、被划定边界的自我。随着认知科学、神经学和生物学原理开始针对18世纪出现的神经紊乱(表现为过度孤独)给出解释,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像奥地利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样的理论家的工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并没有特别谈及孤独,但确实提到了人类对孤身一人的恐惧。他用一个孩子的逸事来举例,这个孩子怕黑,但只要他的姨妈和他说话,他害怕的程度就“减轻了”。黑暗和光亮,正如寒冷和温暖,或许都被看成孤独的具象化经验。或许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被试者多拉被诊断患有癔病,她被描述为不爱社交、被困在了对一个遥远女性的强烈渴望中,而这个女性很可能是弗洛伊德其他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他认为,孤独是神经过敏症的一种,表示自我因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无法在逆境中适应和成长。
对于其他作家(包括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内的许多心理学家)而言,孤独无疑展现了人类的现代困境。荣格认为,人类的生命历程就是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化过程。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个体通过参与集体无意识的宏大主题,通过参与塑造现有的语言和符号,来区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存在要素。荣格根据个体参与外部世界的方式,区分了“内倾”和“外倾”两种人格类型,神经过敏症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倾型人格及对独处的渴望相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