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和孤独一样,独处也有过一段被忽视的历史,而这段历史也是情感史一个重要的方面。独处同样未必会引起消极的情感反应。恰恰相反,孤独甚至可供享受,可堪回味。历史学家芭芭拉·泰勒就曾写过日内瓦哲学家让-雅克·卢梭和英国哲学家、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对独处的享受,尤其是当独处和18世纪对自然的热爱关联在一起的时候。将“退隐”自然作为寻找个人幸福的途径,不仅是田园文学的心理根源,也体现了“上帝寓于自然”的自然神论思想。
独处并非和社交能力不兼容,因为它能让人身心更有活力,进而让一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P.L.考蒂尔的《独处之乐》就为独处的价值辩白,认为独处并不是一个“乖戾的厌世者”的愿望,而是为了“避开众生喧嚣,呼吸树林中冷冽的新鲜空气!……因为我们深情珍惜的、热切褒扬的一切,所有那些幻想、那些能打动我们内心的事物,常常充溢着我们对繁忙生活景象的否定”。无独有偶,J.G.齐默尔曼与J.B.梅西埃在《有关孤独,及其对头脑和心灵的影响》中这样写道:
伟大品格的雏形只能在独处中形成。只有在独处中,英雄和圣人方可第一次获得扎实的思想、对行动的热爱,以及对惰性的憎恶。
强化独处的价值让人想起了古老的隐士理想。在这种理想中,遗世独立是通向精神完满的征途。在上帝面前独身一人,对于那些有意选择离群索居的人来说(譬如身处旷野的基督),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精神反思性的主题。
对于有创造力的人而言亦是如此,独处常常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似乎回应和彰显了他们与更高精神力量的连接。当然,隐士也有可能出于非宗教的原因拒斥社会。其中一例便是“丁顿隐士”约翰·比格(1629—1696年)。
比格曾是1649年判处国王查理一世死刑的法官之一西蒙·梅恩的书记员;后在王政复辟时期,梅恩因弑君罪被处决,比格从社会退隐。他退隐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他因国王死于自己之手而懊恼悔恨,也有人认为他害怕遭人报复。他住进了山洞,靠他人的救济过活,四处讨食,索要皮革条,贴在衣服上蔽体御寒。

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