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克》,大卫·芬奇的“一生之作”(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虽然“社会背景”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过时的文学术语,仿佛是从史前教科书里穿越而来的,但真正有问题的是将其庸俗社会学化,而非“社会背景”本身。比如,我们当然也可以通过芬奇前作得出《曼克》这部电影又一次探讨了人性的“七宗罪”,但这种观点无疑是有局限的,如果仅仅从人的个性入手,它很有可能拍成“一个酒鬼的忏悔录”,会走向某种以演员为核心的歇斯底里——大众都天真地以为演变态就是有“演技”,尤其对于加里·欧德曼这种演了很多著名变态的演员,这其实是危险的。
大众是多情的,喜欢代入剧情的,但同时又是最无情的。人们总将影视剧归入“娱乐”,认为就是玩耍罢了,其实电影生产的过程,从围观、宣传、讲述、观看、反应、八卦,它所展现的社会意识的丰富性远远大于文学。芬奇这部野心之作最成功的一点,在我看来,正是恰如其分地融入了“社会背景”,而且非常自然。为什么这部讲1941年拍电影的电影大部分的时间都发生在1934年?因为这实在是个特殊的年份,芬奇看重的正是其“社会背景”。
简单粗暴地说,从上世纪20年代末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遭受了经济大萧条的重创。金融资本嚣张时,老百姓听从“专家”建议贷款买房,又听从“专家”建议将房产抵押换钱来疯狂炒股,而嗅觉灵敏的资本家见势不妙就抛售股票,用小麦和玉米做燃料,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大批自认为进入中产的老百姓纷纷破产,一夜打回原形。
从根源上说,这是由于当时美国金融体系实施“金本位”,黄金储备不够用了。这时候美国的银矿主就主张自己的利益了,导致白银收购价格飞涨,从而把危机转嫁到以白银为本位的中国,尽管当时的国民政府和罗斯福“打招呼”,但他装作听不见(因为正是他为了总统选举的选票而通过了“白银法案”),再加上日本的“助攻”,中国就成为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出口,这也导致了中国白银的疯狂外流,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在这场危机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暴露了其丑陋的一面,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在欧洲助长了民粹的兴起,纳粹的上台。
这场经济危机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左翼文艺中有直观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影响中国的世界级文学家中,除了苏俄作家,就是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甚至“辛克莱”这个译法都是鲁迅先生的手笔。辛克莱的小说在当时就有4部译为中文,包括其成名作《屠场》。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辛克莱关于作家对社会的参与意识、批判意识极大地影响了萧红等左翼作家,用更现代的福柯的话来说,就是“必须保卫社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