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与地坛》的三重象征意蕴,谈史铁生散文创作的艺术高度(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这种极度的自卑与绝望,使他想到了死,想以死结束这不幸的人生。正是这个问题,促使史铁生天天发了疯似的到地坛去。“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
可以想象,一个双腿残废了的青年,靠着轮椅在地坛中茫然、困惑、悲观、绝望地“走”着。史铁生虽然没有正面写到他被死神的缠绕,没有写到他的自卑、苦闷与绝望,没有写到他在自卑、苦闷与绝望中是如何挣扎的。但是,透过那些他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都“走”遍园子的每一个角落的意象描写,使读者深刻地感受了作者的内心精神世界。
04“地坛在我”的意象——“我”生命死而复生的象征
“地坛在我”的意象,是指“我”生命死而复生的象征。史铁生是以自己的心理来组构和描述地坛的景物作为意象特征的。地坛中的花草虫儿,都是作者情感的表现,地坛的整体形象是他生命感受的象征。
比如最典型的这一段:“蜂儿如一朵小雾隐隐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这显然是史铁生思想转化的意象,因而这意象就成为史铁生思想的暗喻。
暗喻在大多数情况下,比直接的陈述更富于深刻性和揭示性。史铁生的思想正是这样暗喻出来的。他没有直接陈述他是如何在死亡的阴影下、乃至自杀的可怕境地中挣脱出来的,以及怎样寻求到了生命的新的意义的,他把这种思想感受转化成了意象,这意象成为了史铁生的生命感受——死而复生的形式符号。
在文学作品中,景物的描写其实是作家情感转换的意象,并不存在纯粹的自然景物描写。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花与鸟、春蚕与蜡炬,既不是自然客观事物的如实写照,也不是这些东西触动了作家的情感,而是作家为了表现他的情感而创造的形式符号。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