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丧礼、追思:一种灵魂的救赎,探究西方死亡文化的社会意义(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死亡、丧礼、追思:一种灵魂的救赎,探究西方死亡文化的社会意义


死者下葬后,被埋葬的地点会被特殊的标记出来,在逝者去世的第七天、一个月和一周年,在这些特殊的日期会举行追思。追思的过程跟之前丧礼的比较类似,也是由敲钟人再次敲响丧钟,宣告死者名字。参加追思的人们也一般都是之前参加过丧礼的人们,人们会为死者祈祷,并且分参加一些丧礼宴饮。
追思其实是一个长期的纪念行为。因为在西方的挂念中,灵魂在尸体埋葬后,会在尸体周围徘徊30天。所以很多人在死前都会要求活着的人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弥撒,每一天都要敲钟。第一个月结束后,一般会有一次大型的聚会活动。
如果是有钱人家,可能会跟丧礼一样隆重。周年追思也跟丧礼类似,一般是两天的追思活动。也是在第一天晚上的祈祷和弥撒,第二天早晨的祈祷和赞美诗,之后也会有安魂弥撒。几乎就是对丧礼的一个重复。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富豪还是穷人,都希望自己的灵魂会得到救赎。作为基督教的信徒,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死者去世后灵魂的去向和经历。所以,所有围绕着死者的一切仪式,包括弥留时期的过程、死后教堂的祈祷、下葬之前的弥撒,都是围绕着死者的灵魂如何得到救赎,如何才能安息而进行的。
不仅如此,一些有钱人还要在死者去世或者追思的时候,进行一些善举,比如布施。这也是生者为死者的灵魂能更好的得到救赎而做的一种善举。其中受益的不仅仅是死者,生者也会因为这些举动获得精神上的回报。

死亡、丧礼、追思:一种灵魂的救赎,探究西方死亡文化的社会意义


一些人还会在生前立遗嘱,在自己死后雇佣一些专业团体,每年为自己祈祷。这些团体收到雇佣,会在每年进行一次到数次的祈祷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对逝者的纪念,又是生者之间彼此关系的连接和强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