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欢:与戏剧休戚相伴五十载从“刺儿头”变“教头”(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1960年,林克欢进入暨南大学中文系学习,依旧是学业生计两不误。古典文学和明清笔记是他所读最多,最为擅长的类目,教授他古典文学的郑孟彤先生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郑先生一则是要求林克欢厚积薄发,不允许他在学校里急于发表文章,二则是鼓励他独立思考。大三的时候林克欢在作业中批评郑先生的观点,郑先生却给他打了满分。林克欢当时十分得意,自以为学识过人,待到后来他回看自己文章深感浅薄之际,才恍然领悟师恩:“他给我打五分让我记一辈子,其实他不是说我写得有多好,而是鼓励我独立思考、勇于表达。”
林克欢大学毕业之际,正逢文化部要在全国抽调50名文科生。调令传到暨南大学时,林克欢正被系主任留在农村写“四清”运动的工作总结。等他闻讯赶回学校以后,得到一张巴掌大的纸条,定睛一看:距离报到时间只剩三天。搭上两天一夜的火车,风尘仆仆赶到文化部门口,收发室接过林克欢手里的报到单,又给了他一张介绍信,说“你到青艺去报到”。
就这样,一张纸条换了另一张纸条,林克欢被派进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那是1965年的8月,夏虫开始沉默,秋风正欲袭来。
2 “谁的意见不是个人意见呢”
林克欢回忆起初进青艺的往事,连说“好笑得很”。那会儿他被派去给演员队写小节目,第一个任务便是要写段山东快书。这个初次听说世间有种曲艺叫做“山东快书”的广东青年一头雾水,只好找来一些作品,看罢便提笔硬上。林克欢的这篇快书处女作,让演员们在排练场上笑得东倒西歪,直说“这哪儿是山东快书,简直是七律古诗嘛”。面对这全然陌生的一切,林克欢只好从头学起。彼时的青艺是以国际戏剧交流为首要任务的,所以林克欢在文学组的主要工作就是阅读大量的外国剧本,同时还要处理全国作家与爱好者投给青艺的作品。
1966年,残酷的休止符迫使林克欢停下修行的脚步。因为资历尚浅,林克欢在文革期间只是偶尔在报纸上发发“豆腐块文章”。1970年,林克欢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林荫宇结婚。婚后第13天,林克欢就以“反革命”罪名从家中被抓走,关进了故宫东北角的角楼。这个年轻气盛的倔小子怎么都不肯认罪,两只眼睛被强光不分昼夜地照射,以致双眼“像红枣一样鼓出来流着血水”,就此眼疾贯穿余生。

林克欢:与戏剧休戚相伴五十载从“刺儿头”变“教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