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电影“深情相拥”对大家都好?(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此类影片的主创班底,由于多是话剧原班人马,主体故事与风格的精髓大体能够得以保留。经过舞台演出历练的演员,也屡屡交出令观众惊讶的表演答卷,与不少转战剧场去演话剧的影视明星形成鲜明对比——亮相今年五一档的电影《寻汉计》主演王子川与任素汐,是近期最能说明话剧演员演技了得的活例子,尤其王子川的表现,不看属于损失。
有些作品,更被题材加持。主题较为大胆具有一定批判色彩的《驴得水》、贴合大众生活与情感的《夏洛特烦恼》等,均是突出的代表作,获得的市场反响极佳。不过《分手大师》《21克拉》《你好,疯子!》《李茶的姑妈》等影片,由于太过粗糙或粗俗,招来的骂声也不少。
这些口碑层面或成或败的作品,大都存在一定的转化硬伤。话剧是舞台时空较为集中的艺术,多幕、多场景或者技术手段,改变不了这一本质。人物在假定性的时空与情境下,通过行动以及包括对白、独白与旁白在内的台词推进剧情。相比之下,电影时空的容量以及自由灵活的程度都要大上许多,叙事主要倚重画面与声音,人物的行动固然非常重要,但只是镜头语言的构成部分。
话剧变成电影,创作者应该有意识地打破舞台对于时空的局限,让人物走出戏剧假定性,跟随镜头走向更为真实开阔的时空。但在这类电影以及戏剧人执导的其他不少影片中,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被创作者的思维定势绑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电影《你好,疯子!》为例,场次、场景设置虽然考虑了内景、外景的结合与互补,依然可以视为是对话剧版原有舞台空间的“复制”,带给观众的整体观感,仍然是坐在剧场看演员在台上蹦来跳去。
当然也有好的例子,电影《夏洛特烦恼》就没有舞台味。不过这是因为舞台剧版融入了电影场次的概念,时空切换原本就在台上频频发生。反倒是高度风格化、抽象化的一些作品,好比杜琪峰根据林奕华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华丽上班族》,摩天大楼与办公环境由各种各样的工业线条组建,由于非常戏剧化,意外达成了“假亦真”的效果。
另外,融入诸多戏剧元素与手段的《第十一回》《一步之遥》等影片,几乎溢满银幕的强烈情绪,让生活与戏剧构成互相关照的镜像关系,但人物在戏剧与生活之间的跳进跳出,也产生间离效果,帮助观众厘清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见仁见智,不少批评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情绪令创作者过于沉溺于自我表达,反让观众更加云里雾里难辨真假。
电影为戏剧送来了
新的叙事法则
再谈电影对戏剧的改造。当下电影或曰影像手段,已然与戏剧创作有机融为一体。多媒体投影里静态或动态画面取代传统布景、增强演员表演情绪、延展舞台时空等做法,早已司空见惯,即时摄影、VR、类似Zoom的云视频会议等技术手段,正在作为特殊的“道具”参与表演,改写着戏剧的叙事法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