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历史之巴拿马篇(第二期)和多米尼克篇(1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1513年西班牙殖民者巴尔博亚从大西洋登陆,越过巴拿巴地峡,到达印地安人称为南海的太平洋。不久殖民者的铁蹄踏遍太平洋巴拿马湾的一百多个大小岛屿,在岛上发现不计其数的珍珠,因此把这些岛屿命名为珍珠群岛。他们把各个岛上的珍珠收集到离陆地最近的岛上清点数目,装船运往欧洲,日久天长让清点数目的西班牙语“孔塔多拉”就成了这个小岛的名字。

(八)自1985年起巴拿马同美国的关系持续恶化,诺列加将军把巴尔莱塔总统赶下台时美国开始削减对巴拿马的经济援助,并对巴拿马施加压力促使其改革银行保密法、限制巴拿马国防军的政治作用。与此同时在巴拿马国内和美国都有人指责诺列加从事非法活动,包括贩毒和洗钱。1987年4月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指责巴拿马官员参与毒品交易并要求将对巴拿马的援助削减50%,美国国会还通过决议要求美国中央情报局调查巴拿马的毒品交易,巴拿马立法机构则通过决议召回驻美国大使。在津巴布韦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巴拿马代表指责美国没有履行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的义务,认为美国的目的是“损害巴拿马的主权、尊严和独立”。1987年6月巴拿马国防军内部斗争的激化导致诺列加从前的盟友、参谋长罗贝托·迪亚斯·埃雷拉辞职,埃雷拉辞职后公开指控诺列加对托里霍斯将军和反对派人士之死负有责任,并在1984年使用舞弊手段保证巴尔莱塔的当选。
埃雷拉要求对诺列加贩卖毒品、迫害政敌等指控进行彻底调查,由此在巴拿马国内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倒诺运动”,并得到美国的支持。巴拿马则针锋相对,立法机构通过决议要求驱逐美国大使,同时还将其与美国的争端提交到美洲国家组织。
(九)美洲国家组织以17票赞成、1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决议,要求美国停止干涉巴拿马内政。6月30日美国驻巴拿马使馆遭到袭击,尽管巴拿马很快进行道歉并赔偿损失,但美国仍以将援助冻结以表示对诺列加将军的不满。1987年底巴拿马罢工、抗议、示威活动不断,与美国的关系也降至1964年骚乱事件的最低点。1988年2月美国司法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和迈阿密联邦法院起诉诺列加将军,在多项罪状中包括诺列加参与在巴拿马进行的毒品交易,同时美国政府在迈阿密接待巴拿马总统埃里克·阿图罗·德尔瓦列并劝说他将诺列加将军解职。但诺列加拒绝下台并任命教育部长曼努埃尔·索利斯·帕尔马为临时总统,美国政府则继续承认德尔瓦列总统并于3月1日开始对巴拿马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停止向巴拿马支付运河收入、中止贸易优惠条件、暂停国际银行贷款、禁止在巴拿马的美国公司缴纳当地税款并停止向巴拿马输送美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