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一个班级如何成为一个社会的理想缩影(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这些学生虽然有些出生在德国,但都来自不太富裕的移民家庭。他们的父母冒着可能死在路途的危险,告别故土、来到施塔特阿伦多夫打工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代过上更有保障更加稳定的生活。他们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缺乏青春反叛的资本,身上肩负的重担不仅关乎自身的前途,还有整个家庭的未来。
正因对此心知肚明,巴赫曼才严格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借机培养他们的耐性与责任心。同时,他深知这群孩子内心敏感又自卑,为了让他们走出各自的小圈子,跨过种族、文化、语言、信仰等层面的障碍,他上课时又会丢掉教师身份,变作与他们友好交流的朋友,经常站在他们的立场,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鼓励他们就某个话题展开接力式探讨,锻炼逻辑思维与当众表达能力,为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做好铺垫。他们的观点哪怕幼稚偏颇,他也会耐心听完,再用道理与实例告知社会本应多元,大多数与极少数有着辩证关系。
同时,他会让学生深度参与多种课程,以便发现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他的班级不是一句空话。
德国的学生六年级毕业之后,人生差距会逐渐拉大。他们将根据班主任的评分,进入文理中学、专科中学或者职业中学。前两类中学的学生将来可以参加高考,在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第三类中学的学生完成学业,就要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巴赫曼尽管明晓这些孩子在职业中学掌握一项技能后,可以早些帮助他们的父母分担养家的压力,但仍然希望他们能去文理或者专科中学就读。
为此,他除了会针对每个孩子尤其差生的具体情况,与孩子本人及其家长充分沟通,以期他们能在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找到更加合适也更为光明的路径,也会让学业优秀的孩子以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帮助差生提高成绩。当好学生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大家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差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依靠别人时,他没去反驳,而是以讨论的形式,让好学生明白,这个世界远没达到人人生而平等,单就他们这些人而言,有些已经在德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有些则是才来不久,在成为一个集体之前,他们在德语、英语等学科上,本就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短时间内难以弥补。
巴赫曼花费心思施教的背后,是他小时候曾被自己的老师套上各种无形枷锁的经历。他深知填鸭式的机械教育宛如一道标准作业的工业流水线,就像根据摇滚史上的伟大乐队平克·佛洛依德同名专辑改编的电影《迷墙》所揭示的一般,只能“出产”面目模糊没有个性的机器。如果这群孩子接受的是这种教育,他们通往未来的道路可能早已被堵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