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一个班级如何成为一个社会的理想缩影(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此外,巴赫曼之所以能够将美好的设想化为有效的行动,还因他是一位几乎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博学家。他班里除了语言课、写作课由别的老师执教之外,其余课程包括音乐、历史、政治、艺术、体育、数学等,均由他一手包办。
考虑到巴赫曼不惑之年才成为老师,他做这份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养家糊口,并非出于热爱,他的所作所为愈发显得可贵,最终收获孩子们的满满爱意与敬意,也是理所当然。此种可遇不可求的属性,让他比起《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心灵捕手》等影片中虚构的良师益友形象,更具观照现实的意义。
他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不止是一则关于现代教育的寓言,也指向移民城市良性运转的可能样态。
移民小城的现在
2015年欧洲难民潮爆发之后,欧盟不少国家,尤其德国的城市人口结构,在原本就有一定比例移民的基础上,被不计其数的难民进一步加剧改写。在许多传统城市成为移民城市的既定现实下,种族之间的冲突、移民的身份认同以及社会人道主义的限度等,成为欧洲不少文艺作品探讨的核心。达内兄弟的电影《一诺千金》、米罗·劳的戏剧《同情:机枪历史》、萨沙·斯坦尼西奇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我从哪里来》等,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作。它们与下面要提的“柏林学派”虽然并不沾边,但与该学派的创作主旨非常贴近。
两德统一后,不少毕业于德国电影或艺术院校的年轻创作者,把目光聚集在此后的社会变革上面。他们参照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工作方式,以摄影机为笔,拍了不少其后被归类为“柏林学派”的佳作。这些追溯历史又记录当下、兼具真实力量与反思精神的作品,譬如《勇往直前》《心的居所》等,在世界各地激起反响之外,甚至影响了德语戏剧人的表达——前几年借助“柏林戏剧节在中国”项目来华演出的《共同基础》《轻松五章》《国家剧院的绊脚石》等“纪录剧场”作品,便能看到“柏林学派”的影子。
作为“柏林学派”一员的施佩特此前的创作,包括《时日》《麦当娜》《女儿们》等,多围绕女性的情感与身份困惑展开叙事,涉及到的移民元素仅用于服务主题。《时日》中的日本男孩与《麦当娜》中的美国黑人军官,除了联合女主角演绎爱情的悲喜剧之外,还见证她们如何自我折磨。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里的移民,无论上学的孩童还是打工的成人,生活尽管不够富裕但状态都较为稳定,没有为“冲突”留下插足的缝隙。他们身处的移民小城施塔特阿伦多夫,同样风平浪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