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翻译化境论”:翻译不只是语言的机械转化,而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三个层次既是钱钟书该文的核心,又是其翻译理论的重心。
第一个层次是“引诱”说,“译”即“诱”“媒”,是对翻译的性质、在文化交流里所起到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钱钟书写道,翻译是“居间者或联络员,介绍大家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使国与国之间缔结‘文学姻缘’”。林译小说所起的媒介作用是近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钱钟书本人就是十一二岁时偶然读到其父钱基博先生所藏的林译小说,受到“引诱”,带领他走进外国文学的新天地。
《林纾的翻译》还举一例做出进一步阐释。哈葛德《三千年艳尸记》第五章结尾,描写鳄鱼和狮子的搏斗。林纾此处的译文是:“然狮之后爪已及鳄鱼之颈,如人之脱手套,力拔而出之。少顷,狮首俯鳄鱼之身作异声,而鳄鱼亦侧其齿,尚陷入狮股,狮腹为鳄所咬亦几裂。如是战斗,为余生平所未睹者。”这引发了钱钟书的疑问:狮子抓住鳄鱼的脖子,决不会整个爪子像陷在烂泥里,为什么会“如人之脱手套”?鳄鱼的牙齿既然“陷入狮股”,物理和生理上都不可能去“咬”狮腹。钱钟书无法解答,“真觉得心痒难搔,恨不能知道原文是否照样糊涂了事。”他在阅读林译作品后感受到西洋小说的迷人,是阅读众多中国古典与近代名著所感受不到的。也正是因为阅读林译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无法解答的疑惑,才激发出他学习外语的决心,以便有能力阅读外文原作。
第二个层次,可以概括为“避讹”理论。钱钟书认为,“讹”是翻译中难于避免的毛病,是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失真和走样。他在文中用了较大篇幅阐述林纾小说中的各种“讹”。林纾译文中的第一类“讹”,是在语言文字上的漏译误译,包括翻译不出而故意删减原文、选择不译和不理解原文却不懂装懂、牵强附会的误译,还有林纾下笔如飞、文不加点而导致的字句脱漏。这类“讹”,是翻译中最明显和不该犯的错误,让译文不忠实于原作,译者应该通过细心思考、解读原文加以避免。
第二类“讹”,是林纾的“中式译文”及理解错误。例如,他把《滑稽外史》中赤利伯尔兄弟的职业(German-merchants)想当然译为“德国巨商”。可是,结合19世纪的时代背景,英国小说里出现外国人只是笑柄而已,因此,German-merchants指的是“和德国做进出口生意的英国商人”。又如,林纾译文中出现了“他热烈地摇动(shake)我的手”“箱子里没有多余的房间(room)”等“中式译文”。这类错误是由于林纾及其合译者没能理解原语与译语间的文化差异而导致语言文化的讹误。这些讹误在译文中既会破坏原文所表达的意图,又违背汉语的用语习惯。要想避免这类讹误,译者首先应该学好两国语言及文化,了解文化差异,才能将原作意图以合乎译入语用语习惯的表达方式精准地传达给读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