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翻译化境论”:翻译不只是语言的机械转化,而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三类“讹”,是林纾在译文中故意为之的“增补”。这些增补恰到好处,常常可以启发读者。钱钟书写道:“他(林纾)在翻译时,碰见他心目中认为是原作的弱笔或败笔,不免手痒难熬,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去写。”的确,林纾常常根据个人的写作目的和企图,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以石攻玉的义务与权力,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林纾把翻译变成写作,把译文变成基于原文的再创作,使得某些场面更加平衡,各类情景在他笔下也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钱钟书对于这类增补给出肯定的评价,认为林译小说对于原文部分的不忠实和“讹”起到了一定的“防腐作用”,经过他的润色加工,许多译文要比原文更加清晰有趣。钱钟书在此贬低的是林纾“加工改造”式的翻译方法,却又称赞了其译文的文学性。
虽然“讹”有多种,但若处理得当,就可以直通文学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钱钟书使用“化境”二字表达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这是第三个层次。“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钟书继续阐述,“化”是原文与译文的“不隔”,而“讹”则会造成译文与原文间的“隔”。因为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由此,化境含义有二:其一,化境的定义是译文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达到化境的状态或境界;其二,站在艺术审美的角度对译文进行解读以后,译文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意象”的化境。从原文到译文并非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译者通过自身的审美与认知方式,能动地接受原文,经过思考加工后产生具有语言意义和艺术意象的构思,再通过目标语言最终将其重新构造成文本。我们虽然无法避免所有“讹”,却可以包容积极的“讹”,寻求译文与原文审美效果的不隔,译文才有可能臻于化境。
“化”中带“讹”,“讹”中有“化”,二者相生而不相克。有“讹”之“化”,是译者力所能及的,林译小说中充斥着不同形式的“讹”,但一点也不影响林纾的翻译达到“化境”。《林纾的翻译》表明,译者首先要有严谨的翻译态度,遇到困难不能马马虎虎糊弄了事,更不能选择逃避,而要努力避免误译、漏译之“讹”,这是译者应当具备的心态与素养。其次,在翻译时译者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要培养并树立自己的风格,还要保持饱满的激情和热情,充满毅力对待翻译工作。由此,译者在原语和目标语、作者与读者之间搭起的是一座桥梁,需要能动地解读并创造,让读者有兴趣展卷阅读。这样,翻译就不只是语言之间简单的机械转化,而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