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诞辰150周年|记忆可能是现代人的最后一束稻草(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在斯万家那边》如同众多经典杰作的不同寻常的开头,普鲁斯特精心酝酿的首句同样意味深长,它一下子就奠定了“回忆”的主题,并向读者暗示,一方面是作为此在叙事者的“我”在回忆,另一方面,真正展开回忆的却是当初在失眠夜那段时间里的“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回忆”既构成了生命的主题,也构成了艺术的主题。莫洛亚认为,《追忆逝水年华》的目标是呈现一个被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是的,不只是反映,更是歪曲,这与人的回忆的模糊性、多种疾病的作用、通感的影响等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是其所隐含的人类学层面的空前丰饶的矿藏,它构成了普鲁斯特这部巨著最特殊的贡献。往昔之井的召唤
法国评论家阿尔诺·当第幼写过一句非常精当的评论:“《追忆似水年华》是对往事的召唤,而不是对往事的描绘。”描绘更多是刻意的,单向度的;召唤则是非意愿的,双向的,是人与回忆在相互找寻对方。如果将整部《追忆逝水年华》看成一座巨型的华丽宫殿,那么它整个建筑在一个唯一的地基之上,那就是普鲁斯特本人所谓的“非意愿回忆”(mémoire involontaire)。当你无意中嗅到一缕芳香,听到从哪个角落飘来一串熟悉的音符,或是偶然翻到或触摸到一件旧物,便会突然唤醒沉埋在记忆深处的一段往事、一个场景或一种思绪。这些断片式的回忆纷乱芜杂,却又交织缠绕,如同普鲁斯特式的长句延绵不绝,好似一条语言的尼罗河,它泛滥着,灌溉着真理的国土。
《论普鲁斯特》这种“非意愿回忆”的偶尔开启乃是一个小小的奇迹,犹如那口“往昔之井”的光在某一刻突然直冲云霄,那种壮丽的内心景象让人久久无法平静。爱尔兰著名作家、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同样是普鲁斯特的超级粉丝,他于1930年完成了长达3万字的长篇评论《论普鲁斯特》,他将普鲁斯特通过“非意愿记忆”来揭示自身的存在视为一种笛卡尔式的“方法论”。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也可以看到叔本华非理性哲学的影子,它体现出普鲁斯特一贯的反智性态度。对于“非意愿回忆”的诸多细节,贝克特专门排出了一张长长的列表,他将之命名为“有灵之物的列表”:1.经茶水浸过的玛德莱特小甜品。(《去斯万家那边》第一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