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高手柯九思,学文同而不乏新意,将以书入画做得淋漓尽致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导语: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晚号非幻道者,台州仙居人。生于书香门第,是中国绘画史上专擅墨竹,兼工山水墨花的重要画家。
柯九思少年时跟随父亲四处游学,结交如赵孟、吾丘衍等书画大家,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积累了丰富的书画鉴赏经验。后因善写竹而受元文宗的赏识,遇文宗于潜邸,文宗登基后,建立奎章阁随后令柯九思入奎章阁为鉴书博士。柯九思以写竹而闻名于世,并且能够以书入画,使书画互为影响。
01详于技法的柯九思《墨竹谱》
中国古代画竹的历史悠远,唐以前,保存至今的敦煌石窟和六朝壁画中也不乏竹子的描绘。而墨竹传说最早始于唐玄宗李隆基,那时的墨竹画数量较为有限,且完全处于从属的地位,画家偶然为之,多以之为背景或点缀。
这种情形,入宋以后有了很大的改观,出现了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一大批专门从事墨竹画的文人画家。他们标榜士大夫文人画风,注重寓意寄托,强调以诗入画,书画同源,形成了不同于职业画家以写实为主的新面貌。文同更提出了“胸有成竹”的写竹理论,柯九思墨竹显然受到文同墨竹画法的浸染,然又不为其所囿。柯九思尝自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用鲁公撇法;木石用金钗股、屋漏痕之遗意。虽其妙不可言,然其生意飞动,有龙翔凤翥之状。”
论柯九思墨竹技法,他的《墨竹谱》是不容忽视的。墨竹的技法,从北宋末年到元中叶已相 当成熟,湖州竹派经过上百年的不断继承发展,成为墨竹画的主流画派。将其创作规律和经验加以总结,以指导艺术实践,方便初学,也就水到渠成。
于是在元代画坛上先后有李衍、吴镇、柯九思三家的《墨竹谱》问世,内容各有侧重,看点亦有不同。
柯九思的竹谱详于技法而略于理论,对竹的枝干根叶,均有生动、形象、细致的图示,以枝叶的画法而言,分类极为细密,不同于吴镇《竹谱》的即兴漫题。谱中所示新枝、雨枝、风枝、枯枝、嫩叶、新叶、茂叶、老叶、雨叶、风叶等笔法,枝叶讲究浓淡向背,枝干突出位置经营,可见文同墨竹技法的影子,同时也不乏自己技法面目。
如《墨竹谱》中的雨叶破墨、风叶破墨、晴叶破墨法,使两种墨色自然融化,合为一体,在湖州竹派画家中就极为罕见。即使是柯九思本人对此也极为得意,自谓“此法极难,非积学之久,不能也。”
02学文同而不乏新意的成功画家
从九思的《墨竹谱》回看他墨竹创作的技法,现今流传落款为柯九思所绘的作品有二三十件,真伪掺杂,从其中被公认为柯氏真迹代表作的《清閟阁墨竹图》、《双竹图》、《晚香高节图》、《七君子图》中不难看出,这几幅墨竹图,在画竿上均是上细下粗,中间稍瘦,与他在《墨竹谱》“全竿”的图示上所言“上瘦下大,中节稍细”的画法完全吻合,法度严谨,笔势劲峭。且所画墨竹都为一二竿,每竿墨色均匀,浓淡相宜,妙到毫颠。根与梢之间,节节而下, 笔意连贯,完全达到行笔平直、自然圆正的境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