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刑部工作指南——读《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3)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书中提到了明清御史的差别:明代御史是七品,多用新科进士或有基层经验的推官知县,要承担巡按的职责,处理大量刑名事务,御史上任前要“试职”,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
清代御史是五品,由翰林院、内阁侍读侍讲学士、六部郎中员外郎升转,御史是清贵之缺,但在升转上无实际好处。
看起来好像明代御史务实,清代御史务虚。清代把御史的品级提上去了,但是不像明朝那样让他们参与具体事务。清代的御史更像是“花瓶”,摆着好看而已。想起书中还提到何刚德说御史只是二等人才,倒也能连得上。
清帝一直把科道权力膨胀、朝廷党争不断视为明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对科道官有一种天然的戒备心理。乾隆甚至因为一御史跟刑部对一刑案有不同处理意见,直接把该御史交部议处,直接导致其他御史噤若寒蝉。
清代刑部这么牛,外部原因是清代的制度设计、皇帝倚重。内部原因是自己努力,刑部逐渐完善机构设置,健全制度体系;刑部官员拼命自己卷、带动别人卷,一个个都成了法律事务专家,涉及法律问题很有话语权。

清代刑部工作指南——读《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


清代刑部具有制度、专业、政治三方面的优势:
按清代的制度设计,刑部是刑案的主稿衙门,对地方又有“部驳议处”之权。
政治优势就是皇帝偏袒。刑部与其他部门、地方督抚关于一件刑案意见不一致时,皇帝作为裁判往往偏袒刑部。皇帝的偏袒是清代刑部“部权特重”的一个原因。
皇帝为什么偏袒刑部?除了刑部更专业以外,是不是还有“刑部有用”的因素呢?
清代刑部是专业的,也是驯顺的,用作者的话说,它是“皇帝最得心应手的工具”。
表面看起来,清代刑名大权归刑部,没有一个直接由皇帝控制的专门机构来分权——明代还有锦衣卫、东厂这种专门机构来干涉法司断狱定罪,清代君主也没有直接干预司法肆意妄为的事例。
而实际上,这只是因为清代君主控制司法的方式更隐晦,他们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直接控制刑部,把自己的个人意志渗进办案过程中,让刑部办案官员秉承君主的意志办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