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筠:草原电影的突围与壮大(1990-1999)(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他们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眼睛向外,吸引外部资金、多生产合拍片。先后与香港合拍了两部影片,创效益300多万元,缓解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经济困难。
1990年,正当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处在举步维艰的窘困之中时,新疆电影制片厂厂长拿着一个蒙古族题材的电影剧本找到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想寻找一位“观念新一点儿、手法新一点儿”的年轻导演来拍摄这部影片。面对着这样的机会,塞夫、麦丽丝主动请缨。新疆电影制片厂主动投入了一百多万元资金和一万匹马,最终完成了“马上动作片”系列的第一部作品——《骑士风云》。这部影片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1995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制片厂、森威影视制作公司联合摄制了故事影片《悲情布鲁克》,把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水准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片获得了1995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技术奖、第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集体表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化妆奖三项大奖,并在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外电影节上也获得了重要奖项。1997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500万元资金,拍摄了反映蒙古族英雄圣祖成吉思汗人生经历的影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该片在国内外各类电影节上荣获十几项重要奖项,又一次奠定了内蒙古草原电影在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中的领军地位。
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置之死地”的绝境,促成了90年代内蒙古草原电影的“后生”。电影体制的转型,使创作者们深刻意识到只有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打造民族品牌,才是民族电影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港台娱乐片及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电影创作内容、艺术表现技巧上提供了更多可资借鉴的启示与经验。特别是1995年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的设置、1996年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所彰显出的国家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重视和扶持,都构成了90年代内蒙古草原电影在绝境中突围并取得辉煌战绩的重要机遇。
90年代,内蒙古草原电影的创作数量将近40部,其中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约12部,由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独立摄制的影片约20部,并与港台电影制作机构合作了《大毁灭》《方世玉2:谁与争锋》《仁者无敌》《龙在少年》等4部影片。而此期的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在创作内容方面也从单纯的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政治书写逐渐过渡到对本民族文化内蕴、尤其是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挖掘与呈现。塞夫、麦丽丝拍摄的《骑士风云》《东归英雄》《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及《黑骏马》《金秋鹿鸣》《小城牧歌》《义重情深》《金色的草原》《飞越人生》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