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牧师日记》:有文学味儿的纯粹艺术,超验主义下的苦难救赎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谈及法国电影大师布列松,我脑海中想到的就是戈达尔的那句话:
罗伯特·布列松之于法国电影,正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斯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
布列松导演对于世界电影史的意义非同凡响,尤其是他简约凝练的电影风格和颇具独创性的电影模特理论。
布列松在世98年,42岁才拍出第一部处女作《罪恶天使》,仅有13部电影问世。但是一部《乡村牧师日记》就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大师地位。
《乡村牧师日记》改编自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1936年创作的同名小说。一位年轻牧师来到乡村教区任职,满怀热血想要改变村庄的冷漠无情,让村民走进教堂,心存善念。但是最终换来一句“你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牧师”,最后在痛苦与抑郁中死去。

《乡村牧师日记》:有文学味儿的纯粹艺术,超验主义下的苦难救赎


初看电影你会觉得甚是乏味,但是看到结尾,就会有想翻看它的冲动。我们每个人都是牧师,在世俗世界和理想世界徘徊,不论结局如何,自己便是苦难的救赎人。
导演以“忠于文学性”的拍摄原则,在“情感的克制与疏离”中尽可能地让读者与牧师对话,体会牧师内心的挣扎和对信仰的坚持,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布列松式纯粹派艺术的电影风格。
0101 文学与影像双重叙事下的“纯粹艺术”
在法国偏僻的乡间,年轻牧师刚从神学院毕业,怀着满腔热血来这里传道。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招致猜忌和怨恨。
面对不屑和无礼,他都默默忍受,通过写日记讲述自己的心情,靠文字和上帝对话。这个日记体式的故事,通过电影的演绎,成就了艺术史上文学与影像的完美融合。
忠于文学性首先,这部电影极具文学性,但又不仅仅是对小说的还原。正如作者在采访中所言:
我并不忠于原著的风格,我省略了一些我不喜欢的细节,但我忠于书的灵魂,那在我读的时候激发了我。当然我也从我自己的经验中加入了尽可能多的东西。
作者保留了原著日记体的形式,并没有为了突出故事性和视觉感,删除对话和日记,而是通过旁白对日记的叙述,将看似没有关联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在微妙的细节里,人物又不掺杂任何情感,台词好像是在念教科书。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