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牧师日记》:有文学味儿的纯粹艺术,超验主义下的苦难救赎(5)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残缺中的留白美与平衡感布列松曾说:“如果不想陷入表现,残缺则必不可少。”他使用这种残缺来去造成留白,始终保持观众与人物角色、人物角色与外部环境的疏离,进而达到情感的平衡。
正如桑塔格对布列松的评价:“布列松的电影形式试图唤起情感,同时又节制情感;在观众的心中引起某种平衡均衡的质感,某种本身就是电影的主题的精神平衡的状态。”

《乡村牧师日记》:有文学味儿的纯粹艺术,超验主义下的苦难救赎


其实,牧师身上有着导演布列松的身影。日常生活中,他投入电影事业,但是却远离电影界。他不与同行接触,甚至拒绝和记者交流,永远坚守内心世界的自我,那是极其纯粹的自我,他的电影风格便是他个性的重要体现。
03超验主义下的神圣信仰和苦难救赎
超验主义下的孤独魂灵超验主义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他们认为精神或超灵是宇宙至为重要的存在因素。
年轻牧师在法国农村传道,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身体虚弱,仅靠干面包度日;不被理解,精神孤独。唯一支撑他的便是心中的信仰。
他通过日记和上帝神灵对话,在他身上,没有浮华,只有信仰支撑下的简单纯粹,对于精神世界的执着探求。这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哲学旨归。
最简单的就是最深刻的,最细微的才是最生动的,也是最难保持的,人心也是如此。

《乡村牧师日记》:有文学味儿的纯粹艺术,超验主义下的苦难救赎


当十字架出现,牧师说“一切都是神恩”,便带着孤独死去。但是于他而言,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带着信仰继续活在属于自己的本真世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