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出生入死(完全版)(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所以,同一件事、同一个现象,不同的人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
《学经》:
疾得以致病者,子之讳也,子欲讳之,必促张之,自欲自欺,必被世人相欺也。
《扁鹊见蔡桓公》的寓言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道理。“讳疾忌医”缺乏的不仅是认知,更多的是心性的不足。
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周围的环境包括人和事一开始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成年后的却都是自己选择、筛选的结果。
正常情况是:我们会不断地认识一些人,不断地离开一些人。如果你周围人没有怎么改变,只能说明你在随波逐流的过活。而这种生活何尝不是“讳疾忌医”呢,只不过很多人不自知或者不愿意承认而已,而事实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四、纸衣腐食

一个朋友与我分享过一个笑话:
朋友带我去挖野菜,路上她给我2个沙糖桔。
我问她哪来的,她说你吃就是了。
过了一会路过一个坟头,她问我:还吃蛋糕吗?
特别是有人评价说:陵园购(零元购),哈哈哈。
这个笑话其中一个笑点是,砂糖橘和蛋糕是祭祀用的贡果。
一般来说,供果是不吃的。
往往是挑选新鲜好的水果作为贡品,特别是上贡给神仙、佛菩萨是的,人们会对这些贡果投以尊敬之意。
如果能够吃上这些上贡果给神仙、佛菩萨的贡果,人们会非常珍惜。在内心认为是得到了禅悦的法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关于祭祀,人们最常用的有两种物品,一种是供果,另一种是纸衣纸钱。
其实,无论是供果还是纸衣纸钱都是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这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但是,人们无论对这些物品有怀有多么大的虔诚、多么大的尊敬之意,也不要忘了:
纸衣一碰就会破,不能当成真正的衣服;供果坏掉也是腐食,不能再吃。
纸衣、腐食,这两种是一种隐喻。
所以,无论你在某个平台或者某个身份上多么尊贵,也要时刻认清自己的实质,要摆正位置,认清自己身份。
《学经》:
纸衣者,假名而借势之物也,点之即破,无有长久;腐食者,昔可食今为庙堂“牺牲”之物也,观之高贵,无以为食。纸衣者,复用则为破矣,腐食者,复食则为死矣。
简单解释一下:纸衣烧给死人聊以慰藉活着的人,这是一种心里寄托,但对于活着的人,纸衣并没有其实际价值,不能遮风挡雨,点着了就破了,不能长久。庙堂上供养的食物,开始的时候是能吃的,食物虽然也在高高的位置供奉着,但时间长了就会腐坏,那时候也就不能吃了,失去了其食用的价值。纸糊的衣服再次用就已经是破的了,腐坏的食物再吃就会中毒而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