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12年没人提拔,老百姓却家家挂他的像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乾隆十八年(1753)的春天,60岁的郑板桥宣布退休了。
在山东干了12年的小官后,他退出官场,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扬州。
不久前,他在给堂弟的一封家书里已表明心迹:“速装我砚,速携我稿,卖画扬州,与李(复堂)同老。”
再度归来,尽管仍是重操旧业,他却早已荣名加身,成为扬州街头家喻户晓的“板桥先生”,与他心心念念的李复堂等其余十几位知名书画家齐名,人称“扬州八怪”。
这群书画家着实有些“怪”,跟主流画坛相比,显得格格不入。他们的作品、观念和行为,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非主流”。
太个性张扬,太大胆出新。
郑板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且从小“怪”到大。

做官12年没人提拔,老百姓却家家挂他的像


▲郑板桥写过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图源/《郑板桥》剧照。

01


郑板桥的家庭是个书香门第,世居苏州,明朝洪武年间才迁到兴化县城东定居下来。
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很会念书和教书。本来也积攒了一些家业,相当于中小地主家庭。
但到郑板桥出生时,家道逐渐败落了,一家数口只能过着比较清苦的生活。
许是日子清苦,郑板桥3岁丧母,由乳母费氏养育,14岁时继母郝氏也去世了。
从无知幼孩到懵懂少年,在人生中最需要母爱温暖的时段,郑板桥接连遭遇了两次丧母之痛,这对一个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
在他后来所写的《七歌》中,可以感受得到这份悲痛。
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
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
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
十载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复忧饥寒。
——郑板桥《七歌》节选
少年郑板桥性情桀骜,不拘礼法,“又好大言,自负太过,漫骂无择”,以至“诸先辈皆侧目”,认为他太过狂妄,纷纷告诫子弟“勿与往来”(《板桥自叙》)。
孤傲为世俗所不容,他于是发愤读书。
他异常刻苦好学,经常一部书要读上千百遍,务求背诵,还常常自觉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学习,有时忘了吃饭,有时客人来了讲些什么话也没有听到,甚至连自己说了些什么一会儿也忘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