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12年没人提拔,老百姓却家家挂他的像(3)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这名立志卖画营生的打工人,从31岁到40岁一直都在扬州街头卖画,勤勤恳恳“十载扬州作画师”。
虽然这时他的画已经画得不坏,然而终究“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郑板桥提出“胸无成竹”绘画理论,图源/网络。
他初出茅庐,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人来向他买画,劳碌十年却始终逃不掉“贫穷”二字。
陪了他17年的妻子徐氏,也在这个时期病故了。他一个人拖男带女,生活更加穷困潦倒。
一家人忍饥挨饿,常常用睡觉来代替穿衣吃饭,就连孩子读书的“束脩”也出不起,只能辍学在家。
很快,他也不用发愁孩子的读书钱了——因为,他的独子亦在贫病中夭亡了。
接连遭受创伤的郑板桥大概已经痛到麻木了。他在这时期的诗词中写道:
“我已无家不愿归,请来了此前生果。”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帏。”
“天荒食粥竟为长,惭对吾儿泪数行。”
念妻、悼儿,字字泣血。
除了家庭多变故,郑板桥的功名之旅也委实不顺,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
都知道科举不大好考,跟他同时代的一位说鬼写妖的穷作家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一个举人呢。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难怪他大发牢骚:“几年落拓向江海,谋事十事九事殆。”
书中未见黄金屋,苦读的结果是生活更加困顿。
所以他心灰意懒,彷徨消极,变得形迹散漫,人也更加狂放了。
他曾出游北京,与禅宗僧人交游,每天放言高论,臧否人物,无所忌讳。回到扬州后,过着饮酒近妓的浪荡生活。
因为“清狂不检”,他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责备。
40岁这一年,郑板桥带着朋友资助的盘缠赴南京赶考,总算得偿所愿考中了举人。
四年后,乾隆元年(1736),他又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郑板桥有一方“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章,短短十二个字该包含着他多少感慨啊!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中了进士几乎就等于做官,但也只是“几乎”而已,凡事从来没有百分百。郑板桥很想快一点得到一官半职,出仕的念头在他一生中达到了顶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