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许倬云:《西周史增订版》(8)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距今四千年在我自己的心目中,似乎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之间的巨变。当然这些变化是渐进的过程。从长程的演变来看。高纬度相当于蒙古高原边缘的一条平行线,由东到西。就各处遗址中的孢子资料而言,如果有考古报告包含了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大概都可以看得出如此气温的变化的迹象。在中国考古学上看,有几个重要的变化可以特别摘出,予以讨论。
第一点,这一高纬度在线,各遗址都呈现从农耕或者农牧兼具,逐渐转变为游牧。但经过一两百年的时期,又出现农耕的现象往北移动,而游牧的现象则更往草原方向撤退。距今四千年左右的持续一两百年的变化,似乎不仅造成了中国地区人类活动的大变化,欧亚交界处的中东,以及地中海世界的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这三个地区的主要变化似乎都是平行的。
以中国地区而论,其最初呈现的现象,就是北方地区本来非常发达的地方文化,北面是红山、南面是山东半岛的大汶口,这两个文化忽然由盛而衰。尤其是山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规模普遍萎缩,甚至于消失。其遗留的陶器也从精细的变成远为粗糙的陶器。在中国史籍的记载上,有过「祝融八姓」移入中原的报导。祝融八姓本来就是山东半岛以及邻近地区的地方族群。这一移动说明了山东甚至延伸到江苏,其居民必须迁移,他们的新石器文化,忽然不能延续。
那些当地的村落遗址,都从大型变为小型,人数减少,规模变小。他们迁入「中原」地区,即从海河流域,由东往西延伸,到华山脚下,黄河流域。这个中原地区,本来就有一个相当稳定的新石器时代文明,也就是以庙底沟二期为主要标志的一个宽长的文化带。这一文化地带并没有没有山东薄如「蛋壳」的黑陶,但却是稳定地、延续地成长,显示这一文化带是一个相当坚实的文化地带。祝融八姓移入中原,对这一文化带有其冲击。而祝融八姓除了分散在中原以外,也有很多进入淮汉地区,后来的楚国、宋国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以至于在江汉一带,出现石家河文化遗址,有精致的玉器雕刻,和复杂的大型聚落群。
祝融八姓这一山东族群的移动,我以为乃是因为距今四千年前,北方寒冷的气候,构成了强大的高气压,使得南方季候风带来的湿气,不能再赐予山东地区本来的生活条件。当地的地方文化族群不能不迁入中原。中原地区承受季候风影响,原本就不如山东半岛强大;这一地区的耕作带,其气候虽条件并不优厚,却比较稳定。这一特色,反而促使居民彼此协合,成为一个具体的、坚实的人群组织基础,逐渐整合了本来分散的地方文化,构成了后世所谓「夏」、「商」的复杂组织,演化为国家和城市的社会共同体。也是在这一特定视角,我们可以同样观察关中地区延伸到河套之间,是否出现了同样的变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