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京车行旧事司机们常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日本人也曾经在北京设立汽车行,比如滨崎商会、丸红公司、达特桑(现在的尼桑日产汽车公司)等车行。日本车行有出租汽车七八十辆,雇佣的都是中国司机。到了日本占领北平时期,日本人的势力更渗入到北京运输同业公会里,三位日本人还在同业公会担任顾问一职。据记载,直到日本战败投降,这三位日本顾问才不得已称病从北京运输同业公会辞职,可见日本人在中国开车行,不纯粹是经济行为,也是其侵略中国的一种方式。
不管是洋车行,还是中国人自己开的车行,大多还是雇佣中国司机,司机必须有驾驶执照。不过,那时候学开车,比现在可简单多了,不路考,不考机械常识,也不考交通规则,走个丁字儿不碰杆就可以。这是因为当时汽车极少,人们都不当回事。学开车当时叫“跟车的”,他们帮着师傅打下手,擦车、摇车、烧炭火、开关车门、迎送客人,有空就去鼓捣鼓捣汽车,师傅说行了,学徒就去走丁字。走丁字的场地就在前门内消防队足球场,现在的历史博物馆附近,如果走丁字合格了,就由社会局(工务局)发驾驶执照。
“跟车的”(汽车学徒)除了学车,还跟着师傅一起出车,他们一般都不坐在车上,车上坐着客人,就往脚蹬板儿上一站(老式汽车车门处都伸出一块脚踏板),胳膊往车门上一挎,也挺神气的。客人上车下车时,他们就赶紧跳下车,开关车门,搀扶客人,要是穿长袍马褂、长裙斗篷的客人,他们还得给帮着提衣服,不能让衣服夹着剐着。这个时候,他们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就不那么神气了。
那时候,坐得起出租车的,都是阔绰人家,开车的司机穿戴也得相称,不然没人愿意坐车。这叫“讲头脚”。司机夏天穿绸子或竹布大褂、对襟小褂等;秋天改添夹袄、毯子礼帽;冬天穿大棉袄,外边也得套件大褂、头顶长毛皮帽子。更有挣了点钱儿的司机,手上还戴个大金戒指,客人并不认为这是喧宾夺主,而认为是提气,所以,当时车行的司机都比着“讲头脚”。
那时候开出租车,绝对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收入多。其实开始的时候,车行里不给司机工资,司机的收入就靠客人给的小费和跑饭局饭庄给的饭钱。饭钱不上交,小费要交到柜上,再与车行里的其他伙计二八分成,另外跑长途搭来回的收入也得上交,这是规矩,没人昧这笔钱。
分成的事由掌柜主持,按人头平分然后塞在各自的褥子底下(司机除歇班都住在车行),所以回家歇班的司机回到车行,第一件事就是掀开褥角,有钱就收起来,不用多言语。
围绕车行衍生众多行当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