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13)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虐的恋情到底好在哪里?


04写在最后
茨威格17岁发表作品,20岁出诗集,紧接着涉足小说领域。作品畅销的他是当时的“偶像作家”。
1912年,茨威格与后来的第一任妻子弗里达在一场饭局上相遇。彼时,弗里达是一个带着孩子的有夫之妇。即便如此,她还是忍不住爱上了他。于是她给茨威格写了一封信,这让他感受到了新鲜的气息。两人之间一来二去,一段婚外情开始了。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作于茨威格与弗里达交往期间。小说里的作家R与茨威格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热衷旅游、诸多艳遇和一夜情,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茨威格的自叙传。
茨威格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但他小时候并未享受到富家公子的待遇。他在家里没有独立的房间,母亲伊达严格控制他的开支,以致上中学时,他不得不自己攒钱买一张站票去宫廷戏院看戏。因此,小说里的她宁愿卖身也要让儿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其中不乏茨威格通过文学寄托和填补情感的意味。
有人说,小说里的她在爱情里没有底线,缺乏尊严。真的是这样么?
孤独地爱着他而不以任何名义打扰他,生活困窘时不向他求助而独自承受,就是她的底线和尊严。她是有自尊心的,所以不想给他负担,让他生厌。她之所以不主动告诉他她是谁,而是要他认出她是谁,是因为她不想像那个乞丐一样主动提出请求(在他不认识她的前提下,告诉他她是谁以期唤醒他的记忆,其实也是对他的请求),前文提到这样会让他萌生不耐烦、想摆脱麻烦的倾向。这不就是底线与尊严的体现么?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悠扬舒缓的《琵琶语》中开始,又伴随《琵琶语》的响起结束,凄婉低沉的曲调是女主人公爱情之感伤的艺术表达,也是她悲惨命运的诗意写照。贯穿电影始末的《琵琶语》是电影的闪光点,凸显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伤感与哀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