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群电影中,“工人群体”从边缘性地改写到最后彻底堙灭(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的政治主体“工人群体”面临的是并没有与工业经济相匹配的社会地位,相反地,工人群体逐渐或已经沦为社会的底层。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工人作为群体分析的进一步范围缩小和程度推进是既有意义又相对急迫的。
对工人群体电影进行梳理,是为了以大众文艺(电影)对工人题材的立场和选择来窥见整个社会对工人的重视程度,因此对电影梳理的时间范围应作限定,使其具有统一的至少是政治的话语坐标。

中国工群电影中,“工人群体”从边缘性地改写到最后彻底堙灭


以1949年作为中国拥有同一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开端节点,这一时期工人群体之于共和国的概念是和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想象联系在一起的。工人群体是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他们等同于人民而不是人口的概念,他们处于国家主体的地位且并不是向谁索取或被恩赐,而是对应着相应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权力。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几乎都是以工农兵群体为叙事引导的。以关于工人群体的电影为例,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展示工人群体形象的故事长片《桥》是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该片讲述了1947年冬天工人修桥炼钢的故事。

中国工群电影中,“工人群体”从边缘性地改写到最后彻底堙灭


九十年代开始,继续地有《龙出海》《开采太阳》《都市情话》《朝前走、莫回头》《南中国1994》等工人题材的影片问世。进入新世纪关于工人群体的电影数量开始变得减少,代表作有《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天注定》《钢的琴》等影片。
总的来说,工人群体电影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1949-1976为工人群体电影发展的蓬勃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