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生还者》:电视剧是如何打败电子游戏的?(3)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面对灭亡,有两个阐释路径:宗教认为是走向永生,科学认为是彻底寂灭。二者一直在暗中竞逐。在几乎所有的丧尸片、病毒片中,都将科学失控视为集体灾难的根本原因,人类因过分自信,或被欲望驱使,最终消灭了自己。这和亚当、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原因相同。
呼唤宗教情感,避免科学吞噬一切,《最后生还者》是一次集体仪式,它宣示:再美好、再正确的东西,一旦成为独断,即是魔鬼。人们之所以认同它,因为它是观众、剧作者、投资方共谋的产物。如此,《最后生还者》能深入人心,亦不奇怪。
速度暴力时代,你必须跑
《最后生还者》能“抓住观众”,“追—跑”的叙事框架厥功至伟。
“追—跑”似无创意,但它在现代人的审美经验中,占据霸权地位。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在《消失的美学》中,有异常精彩的分析。他指出,我们只关注空间污染,却忽略了,速度层的污染才是现代社会中最大的污染。
相比于古人,现代人的时间被完全篡改,通过飞机、铁路、汽车,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城市之间旅行,而电报、电话、互联网等“电磁性趋近法”更上层楼,让人与人隔着上万公里交流,且几乎同步。然而,趋近非靠近。有了信息技术,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反而变遥远。
保罗·维利里奥认为,速度本身就是一种暴力,现代世界的普遍法则即速度法则,速度暴力带来灭绝——每次远行,都是一次自我离弃,每次离开一座车站、一个港口,都是将自己交给速度暴力。这是一种日常规训,让我们习惯于被速度统治。
影视必须承担为速度辩护、传播速度至上的义务。
速度掏空了人类的自我,随着美感消逝,速度成了审美——节奏快,就是美。审美不再是“我和你”的关系,二者不再交融。在今天,久久站在一张名画前,不是因为它太完美了,而是你太想装蒜。名画被无数次印刷、翻拍,弥漫在各角落中。它的细节都是敞开的,无任何神秘感,原作只剩商品价值。那么,从一张名画上,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影视剧已成速度的传教士。所谓精致,往往意味着跑的姿势不错、跑道挺好、追的人足够配合……而这些,《最后生还者》全做到了。
从这本教科书中,能学到什么
在电子游戏改编上,国产影视有过不少尝试,2005年推出的《仙剑奇侠传》口碑不错,但其他的,整体上惨不忍睹:号称投资3亿元的《征途》,豆瓣评分仅5.1分;投资近3亿元的《真·三国无双》仅3.9分;至于《绝世千金》《秦时明月》等,已成笑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