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明季传教士为了传教,不惜推动“天主教中国化”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01
明代中后期,西方的传教士为了践行将上帝的旨意洒满全世界每一个地方的理想,于是纷纷远渡重洋前来东方传教。
但是他们传教遇到的一个首要的难题就是语言不通,为此不少传教士努力学习汉语,而传教士们学习的主要是明朝的“官话”,学习的途径则多种多样,有通过商人学习中文的,有通过翻译学习中文的以及通过著名的中国学者学习中文的,当然了,达者为师,传教士内部中文水平比较高的教士也会不吝教学,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传教士们通过汉语学习将西方的知识、科技、制度等等各方面传入中国,给明末思想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传教士本身也学习了许多的汉文化知识,对于中华文化语言文字在外国的传播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西学东渐”:明季传教士为了传教,不惜推动“天主教中国化”


02
十六世纪以来,为了更好的传教,同时重新树立起教会逐渐衰败的权威,1540年经过教皇保罗三世的批准建立了“耶稣会”。
耶稣会采取接近军事化方面的制度,保证耶稣会士对于教皇绝对的忠诚,同时将教皇以及上帝的权威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他们跟随着殖民者们的脚步来到了东方。
1553年葡萄牙到达澳门,耶稣会士紧随而来在当地设置了教堂传教,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道德体系,使得耶稣会士们的传教并不轻松,被中国官民视为“淫祠”,阻碍了天主教的传播。
03
万历初年,耶稣会士之中有远见卓识的人开始意识到,天主教如果不本土化,不融入当地的文化体系,是很难在中国传播开的,因此当时的耶稣会士范里安就提出了在华传教士必须“中国化”。
何谓“中国化”呢?范里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即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学习中国文化,不再穿着教袍布道而是穿中国人的宽袍大袖,遵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等等,总之就是让自己彻底融入中国,成为一个中国人。
于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来华传教士纷纷开始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比如当时著名的传教士罗明坚,他来到中国先抵达澳门,在澳门学习了一年半时间的中文以及中国文化,再进入内地进行传教,罗明坚本人中文流畅,谈吐也很有文人士大夫的气质,并时刻注意遵行中国的风俗习惯,得到了广州地方官的好感,获准在当地建设教堂并可以在其他广东地方传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