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侏罗纪时代就已存在的小虫,凭什么就成了“国虫”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我们的星球曾长期由昆虫统治:当人类文明还未出现,就有一种生物开始唱着最古老的“情歌”,吸引异性。——这种1.65亿年前侏罗纪中期的蟋蟀,可能已经开始利用纯音,与异性进行交流。

这种侏罗纪时代就已存在的小虫,凭什么就成了“国虫”


蟋蟀,又名促织,趋织、蛐蛐。它能歌尚武、喜鸣善斗,皇帝、士大夫和平民阶层痴玩了整整二千多年。人们喜爱它、赏玩它、吟诵它、歌颂它,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蟋蟀最终成为人们公认的当之无愧的“国虫”。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蟋蟀》篇。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观察到秋季转凉,蟋蟀入堂的自然规律,留下了“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之佳句。
蟋蟀生活的冀鲁豫地区,自古就多慷慨悲歌之士,人们耳熟能详的舍命取义之士,很多都生于这个区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蟋蟀正是因其契合人们的精神特质,成为人们寄托情感、宣泄情绪的重要载体。

这种侏罗纪时代就已存在的小虫,凭什么就成了“国虫”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还总结出蟋蟀有“五德”,真是匪夷所思。他说这虫儿:“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时归宇,识时务者也。”对照玩蟋蟀的经历,还真是那个道理。
民间有谚:“秋天到,蟋蟀叫。”这似乎暗示,在所有的秋虫中,蟋蟀的名头是最大的。这或许是因为蟋蟀好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求胜”的心理。后宫的宠爱,外加后世“玩虫”大咖的极力推崇,让蟋蟀成为虫界翘楚,“兵”中战神。
蟋蟀因为习性的缘故,位列花鸟虫鱼界“四大风雅公子”。既为峨冠博带的皇帝高官所宠幸,也令荆袍皂衣的平头百姓所钟爱。《诗经》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见,在两千多年前,蟋蟀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