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侏罗纪时代就已存在的小虫,凭什么就成了“国虫”(3)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南宋宰相贾似道,编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遗憾的是《促织经》原著早已经失传,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是明朝人周履靖的续增本。全书详细地介绍了捕捉、收买、喂养、斗胜、医伤、治病、繁殖蟋蟀的方式方法,关于蟋蟀的体色与其斗性,书中指出“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的说法。

这种侏罗纪时代就已存在的小虫,凭什么就成了“国虫”


从南宋“蟋蟀丞相”贾似道,到明朝“蟋蟀皇帝”朱瞻基,斗蟋蟀之风盛行,老百姓便迁罪于蟋蟀,认为此虫祸国殃民。其实,蟋蟀是无辜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书法家黄庭坚以及文学大家曹雪芹等也都喜欢养蟋蟀玩。
明清两朝的北京,斗蟋蟀之风甚盛。明朝袁氏的《畜促织》中说:“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讲:“都人好畜蟋蟀,秋日贮以精瓷盆盂,赌斗角胜,有价值数十金者,为市易之。”
清朝的王公贵族,入关后开始附庸风雅,并嗜好斗蟋蟀。每年秋季,京师就架设起宽大的棚场,开局斗蟋蟀赌博。牵头的是织造府,因蟋蟀有促织之名,也就隶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了。
到了民国时期,北平庙会上的蟋蟀市场,摊贩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入秋天,京郊周围田地、草丛、乱石堆和废墟当中,扑捉蟋蟀的人,老少皆有,成群结伙,兴致之浓,不亚于打猎和钓鱼。

这种侏罗纪时代就已存在的小虫,凭什么就成了“国虫”


蟋蟀也是书画名家喜爱的创作题材。齐白石的草虫画,或工或写,或兼工带写,均天趣盎然,妙夺天工。他笔下的草虫不是僵死的标本,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令人惊叹!齐白石对各种蟋蟀观察极为仔细,他在一幅蟋蟀图中题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