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还是掉队?青春期孩子认知能力发展可能“重新洗牌”!(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陶沙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从实验室到教室,脑科学教育转化应用挑战何在
首先,对已有科学进展存在误解、误用。论坛、讲座有助于老师、公众了解科学进展。然而,研究显示,60%的教师仍存在对脑与学习规律的误解。因此,仅仅通过科学进展的宣讲,难以消除误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即使经过多年的教育和培训,教师仍然对科学进展存在严重的误解;知道、理解与观念和信念脱节,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
其次,科学研究对现实存在的巨大个体差异理解、认识不足。过去大量的研究主要基于群组平均数,然而实际的教育活动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因此,基于群组的研究结果对于充分理解、预测和调控教育中存在的巨大个体差异远远不够。
第三,实验室和教室的巨大差别。控制严格的小规模实验室研究具有良好的内部效度,但是应用到复杂现实中,受千差万别的因素和条件的影响,效用则存在局限。比如,对神经调控研究的整合分析显示,其对正常个体的认知促进其实相当有限。
第四,科学研究问题及其发现对教育具有启示,但与教师对科学研究“开处方”的期望存在明显差距。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抬头看研究,是希望研究“开处方”,但教育是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没有任何一项研究可以给每一位教师每天面对每一个孩子的日常教育工作“开处方”。
比如,2006年的一项重要研究对比了智商水平不同的三组儿童青少年脑发育的进程,发现高智商组脑发育时间窗口相对最长,这个结果很有启发。但是,研究未能回答什么是最优的脑发育时间窗口。怎么保证每个孩子都达到。再比如,2011年,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从12-14岁到15-17岁,智商发生了重新分化,有的孩子“逆袭”,从第一次测量时的普通孩子到第二次测量时成为高智商孩子,而另一些孩子则“掉队”变成了智力边缘落后孩子,他们脑结构发育上也有相应特征。
因此,青春期可能是认知能力发展“重新洗牌”的时期。既然青春期的认知能力可能经历个体间的重新分化,怎么帮助孩子实现逆袭、避免掉队呢?研究同样开不了“处方”,而且不能保证某一种方法对所有的孩子都管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