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何以成就印坛“半壁江山”——海上印史的千年与百年(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徐三庚 季通父
赵叔孺 四明周氏宝藏三代器上海的文化与市场环境成就了这一时期的杰出印人在近现代中国篆刻史上的地位。近代书画篆刻走向商业化,在上海发育较早且最为充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逐步形成贯通南北、联结中外的文化艺术产业,其市场消费群体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汇集上海的篆刻家(当时也泛称为金石家)从19世期后期开始,与书法同步进入公开悬润的市场。根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前出现于上海报刊公开悬润刻印的人士,非本地籍达108人,其分布为:浙江62人,江苏22人,安徽6人,广东6人,湖南、四川、辽宁各2人,山东、吉林、河北、江西、湖北、福建各1人。如果加上外国人居沪鬻艺的,则还有圆山大迂和河井荃庐等。这一以艺谋生的印人阵营,可以视为现代形态的书画篆刻艺术市场的开拓者。在这个市场条件下,篆刻家从中实现了艺术劳动的经济价值,不同层次的印人以此作为生活来源之一甚至全部来源。
上海篆刻家介入艺术商品化潮流,促进了创作繁荣与群体扩展,同时也推动了“金石篆刻”艺术的社会认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