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何以成就印坛“半壁江山”——海上印史的千年与百年(10)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1961年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上海博物馆同时举办上海书法篆刻展。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市性书法篆刻展览。原金石篆刻研究社人员自此纳入文化局主管的“书刻会”。
“书刻会”积极投入社会教育,培养书法篆刻人才,与上海青年宫联合举办青年书法学习班,在全市开辟六个辅导点,共三十个班。至1962年再次举办了上海市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同年在青年宫举办了第一次金石篆刻学习班,由方去疾授课,叶潞渊亦曾受邀参加指导。一批教师、社会青年、学生在此获得比较系统的书法篆刻教育。这些展览都与“书刻会”的活动相互协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后,书法篆刻传授活动还在一些学校、企业的兴趣活动小组或个别师从的方式中得到继续。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马公愚、钱瘦铁、邓散木、来楚生、钱君匋、陈巨来、唐鍊百、顾振乐、沈觉初、单晓天、吴朴、徐植、高式熊、方去疾、徐璞生、江成之、符骥良、叶隐谷、翁思洵、顾懋钧、刘友石、杨明华、韩天衡、吴颐人等当时的老中青书法篆刻家,都曾在不同阶段、不同范围、不同层面热心地传播篆刻艺术,在“文革”前这一青黄不接的时期指导了许多有志学艺的年轻爱好者,一部分青年人才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脱颖而出并在当代印坛卓然自立。
1972年,由上海书画社编辑方去疾等具体筹划,借助宣传“革命样板戏唱词”为佑护,以简化字刻印为“出新”旗幡,成功地组织了“工农兵为主体的业余刻印工作者”集体创作“样板戏”唱词选段印章的活动,1972年至1975年先后出版冠名为《新印谱》的印集三册,成为“文革”开始以后公开的老中青集体篆刻创作的一次破冰之举,对全国传统艺术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方介堪 潇湘画楼

上海何以成就印坛“半壁江山”——海上印史的千年与百年


来楚生 生肖印

上海何以成就印坛“半壁江山”——海上印史的千年与百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