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的教士阶层:教会选帝侯、封侯主教、副主教与神父(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巴伐利亚选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1774年至1777年,农民的儿子弗兰齐斯库斯·韦伯担任院长。1777年至1784年,院长是修道院法官的儿子奥古斯丁·鲍尔。1786年到1803年,纽扣商的儿子吉尔贝特·米歇尔担任普赖蒙斯特莱修道院院长。由此表明,巴伐利亚的教士们,那些承载着巴洛克文化的人,承载着通过漂亮的修道院教堂和圣地教堂,带有庆典大厅或皇帝大厅、图书馆的装饰华丽的建筑,这些崇拜和教育中心表现出来的巴洛克文化的人,出身于民众的各个阶层,因而与民众有着广泛的联系。
02
除了高级教士和无数的修会修士以外,帝国中还存在着众多的世俗教士,即神父——从城市神父到小的乡村神父,到神父助手、代理神父、主持晨祷的神父和各式各样的宗教老师。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因而与民众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奉行独身生活,所以没有形成神父的王朝势力。家族王朝是在可以结婚的新教教士那里经常出现的情况。

神圣罗马帝国的教士阶层:教会选帝侯、封侯主教、副主教与神父


▲德国德累斯顿宫廷教堂
在当时的帝国内,只有两位新教主教,一位是吕贝克的封侯主教,居住在欧丁;如果在这个轮流坐庄的高级教区正好轮到一位新教教徒的话,另一位就是奥斯纳布吕克的封侯主教。两位封侯主教都是邦君。作为主教,他们像其天主教的同行一样,同时又是领地的宗教首领。在其他路德派地区,情况没有根本的不同。因为各邦君同时是教会首领,也就是说同时是最高的主教、是他所统治的领地上的宗教领导人,因此有着双重的职能。加尔文派信徒尽管订有含有民主成分的长老会法规,但在改革派的领地内,如在普法尔茨选侯国,邦君也仍然是宗教首领。这种结构的后果是,大部分路德派和改革派的教会虽然相互之间是团结一致的,但实际上完全彼此独立。袖珍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德国新教教派的联合一直到1945年成立德国福音新教教会(EKD)才成为现实,那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事情。

神圣罗马帝国的教士阶层:教会选帝侯、封侯主教、副主教与神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