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是我们看世界的一个包厢(3)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一嚼两千年》这本书指出,槟榔被冷落,源于它错过了全球化的窗口期。
15世纪末至16世纪,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胭脂虫、糖、棉布、丝绸、烟草、胡椒等先后成为“世界商品”,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忽略了槟榔。
一方面,槟榔单独食用时,口味苦涩,需加鲜蒌叶、石灰等同嚼,蒌叶属胡椒科,是古人食物中辣味的来源之一,和槟榔一样,只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干制槟榔易得,鲜蒌叶难得,不如其他“世界商品”方便。另一方面,嚼槟榔形象不雅,口中呈血红色,残渣污染环境,不易被接受。
槟榔曾成功征服东亚。汉武帝时,中国文献已记录槟榔,古代朝鲜人、日本人都吃过槟榔,李后主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是千古名句。当时槟榔是佛教认可的供养物之一,且能杀人体内寄生虫,被视为“四大南药”之首,是防瘴的必用药。自宋以后,中国嚼槟榔者已少,说明对瘴气的认识已有进步。
现代医学证明,槟榔与口腔癌相关,是一级致癌物,未来食用者会更少。如果当年它真的全球化,被更多人接受,那么,它今天的影响力会不会不亚于烟草?人类会不会研发出无毒槟榔?会不会在科学助力下,世界各地均有种植?
同样的上瘾性植物,全球化可让它变成黄金,也可让它变成废柴。种树者无功,入大循环者不败,槟榔兴衰的背后蕴含着现代世界运转的底层逻辑。
人类天生爱种菜
在现代人看来,中世纪生活一塌糊涂,在文字记录中,市场上只有少量肉、鱼、葡萄酒和面包,单调至极。其实,中世纪法国小镇居民的产权由四块土地组成,其一是菜园,面积1000-1200平方米。只看市场记录,很难发现当时餐桌的丰富。
按《菜园简史》书中所说,伊甸园就是菜园,《奥德赛》中记录的西方史上第一个花园——阿尔基诺斯园,也是菜园。菜园在市场和平民间建立了缓冲区,市场失败时,菜园可遮风挡雨。
菜园释放出人类的创造天性,泽芹、亚历山大草、拉维纪草、亨利藜、巴天酸模、公鸡草等曾是欧洲人的菜,均被菜园培育出的新菜淘汰。滨藜更惨,被菠菜替代后,如今被称为“野菠菜”。辣椒、西红柿、土豆等美洲食物进入欧洲后,一二百年无人敢尝,幸亏在菜园中被当成观赏植物保留,如果没有菜园,它们可能早已失传。
19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法国立法规定,各市镇必设校舍,含六部分:教室、操场、院子、厕所、教师宿舍、菜园,这可能是教师被称为园丁的源头。天主教廷曾规定,神父必须在传教地建菜园,这样才能扎根基层。工业革命时期,法国老板为留住工人,也会发菜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