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对话:徐培晨VS沙克|“猴王杯”融合诗书画的创作实践精神(1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第二届“猴王杯”新诗二等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得主田禾(武汉)的作品,“在同类和族群的争端中/食物和领地,永远是/抢夺和嘶杀的原因/一场暴风雨,一场暴风雪/山洪、泥石流、疾病、瘟疫/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但血缘又将他们紧紧系在一起/他们相携着,或迁徙,或/爬到更高更安全的地方避难”,带着命运感和沉重感的叙事情节,让我们反观现实厄难,互相尊重、珍惜勿论高级低级的生命存在,这是天道,是人性与物性之本。
同届“猴王杯”新诗二等奖获得者、中原地区代表性女诗人张晓雪(郑州)的作品《娲遗石记》,“石头怀孕。生命微微起伏时,/一段苦是暂时的。经过的人止步,/欲听它内部冥冥吟唱。/欲看那脐带绷断,阿耨达,池身颤栗。/一并承受一匹身怀绝技的小兽/和它半疯的神情。”这种直切事物内部的角度和方式,陌生化的言语叙述,不仅带来新异的触感,而且张力、寓意更大。诗歌本该标新立异,才是诗人的真禀赋,真能力。其实悟空不空,来自石头孕化,隐喻也许是:磨炼成长而身怀绝技,是人类强化净化的需要。半疯的神情下蕴藉着大能,可以毁灭该毁灭的,造化该造化的。

顶端对话:徐培晨VS沙克|“猴王杯”融合诗书画的创作实践精神


三、第三届“猴王杯”部分获奖作品述评
徐培晨:第三届“猴王杯”揭榜后,我看到了一些响亮而璀璨的名字,获得组委会特设荣誉奖的当代诗人吉狄马加和史光柱,获得旧体诗特等奖的冯健、一等奖的星汉,他们为“猴王杯”添色增辉,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我觉得第三届“猴王杯”有了前两届的积淀,无论作品本身还是赛事活动的声势,都应该达到一个小高潮。还是请沙克老师从诗人和评论家的双重角度,谈一谈刚揭榜的第三届“猴王杯”获奖作品的样貌品质。
沙克:不能不谈作品,这是“猴王杯”的立身之本。第三届“猴王杯”新诗一等奖获得者、文学博士、湘潭大学教授吴投文的组诗《与猴结缘》中,有一首《我属猴》如此写道,“但我不是一只猴子,我只是一个人/我算计着如何把动物变成可口的食物/当我在午夜的一个噩梦里穿行/走到半道,突然被一只猴子拦住//它从我的身体里牵出一只猴子/拍拍它的脑袋,吹一口气/热情地拥抱,又放进我的身体里”,这首诗有着尼采式的理性和情智,以思辨敷设形象。他的整组诗的语言构成,沉静而富逻辑,思维及想象却异常活跃,多有奇异神采,从日常到寓言,以生命哲学映照了诗学的内容与内涵:猴子是人类身体里的活性物,是生命之所以有意义的魂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