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条人说开去:影迷文化究竟是什么?(9)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大圣归来》海报
到了今天,类似的模式已经在很多影片上被复制,甚至开发出了很多新玩法。《我不是药神》在上影节期间的“千人点映”,主打媒体和资深影迷,成了这部现实题材作品,在日后口碑不断向下辐射,最终能在竞争颇为激烈的暑期档,面对很多商业大片一骑绝尘的关键。
除了对宣发、影片内容方向的影响,在影迷群体中,还孵化出了影评人这样值得单独被讨论、深刻影响着产业的群体。
1954年,24岁的《电影手册》编辑、影评人特吕弗采访了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在这次采访中,特吕弗终于见到了偶像,体会到了“作为影痴的无上幸福”。虽然彼时的特吕弗只是个毛头小子,但还是以此为机缘,和希区柯克建立了终生的友谊,在和希区柯克的交流中不断从这位前辈身上汲取养分。
和希区柯克初次见面的5年后,特吕弗拍出了《四百击》,为法国新浪潮运动拉开了序幕。
《四百击》剧照
这种“反向的影响”,在当下的时代环境里正变得越发普遍。在互联网并未普及的时代,迷影者们各自看着碟片,互相并不知晓,专业话语权还掌握在学者、官员、专业杂志上。而当网络的接口打通,Liar、愤怒的猪猪、张小北等一批影评人相继涌现,网络让电影评论拥有了大众向的声音,进而成就了一类特殊的KOL,让他们有了向电影产业更上游迈进的机会。
在内容领域,电影圈活跃着不少影评人的身影。
前文提到的Liar,线下的身份是拍出了电影《少女哪吒》的李霄峰,在今年的上影节上,他的新作《风平浪静》入围了本届金爵奖;愤怒的猪猪,是拍出了《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的陆川;至于因为《第十放映室》而被更多人所知晓的张小北,也成为了一名编剧、导演,创作了《拓星者》等影片。
在促进宣发等产业端中下游事业发展上,更是有不少影评人在身体力行。
影评人卡夫卡陆所所创办的“影像现场”是一项民间放映活动,曾名噪一时。虽然卡夫卡陆在创办次年的2007年就不幸车祸离世,但其他影评人接棒管理,如今该组织依然活跃,致力于小规模的公益放映。在艺联出现之前,由影评人水怪等人创立的“后窗放映”项目和宣发公司放大影业,曾经填补了艺术电影在和普通人见面渠道上的不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