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伊斯坦布尔费内尔和巴拉特区参观指南(4)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Cumba房屋
费内尔和巴拉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些社区的古雅建筑。20世纪后,伊斯坦布尔住宅建筑的典型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但在费内尔和巴拉特,变革之风并没有吹起,幸运的是,它没有被现在覆盖伊斯坦布尔大部分地区的混凝土所取代。相反,这里满是两层半独立式的木屋,每一间都从中间突出来,形成土耳其人所说的“Cumba”。老伊斯坦布尔人会坐在这些封闭的小阳台上,啜饮着茶或咖啡,看着来来往往的人。

不走寻常路:伊斯坦布尔费内尔和巴拉特区参观指南


您可以在费内尔和巴拉特各处看到这种风格的住宅建筑,但拍摄社交媒体照片的最佳地点是Merdivenli Yoku 街(字面意思是“有楼梯的斜坡”街)。五彩缤纷的Cumba房屋排成一排,等待着伊斯坦布尔的众多业余摄影师。也就是说,这里可能会变得相当繁忙,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一天的早些时候去参观。今天,我刚吃完午饭就到了,那里已经挤满了人。
巴拉特清真寺
巴拉特区的尽头是巴拉特清真寺,也被称为费鲁·凯图达清真寺(Ferruh Kethüda Mosque)。这座看似不起眼的街区清真寺实际上是由著名的奥斯曼建筑师米马尔·希南 (Mimar Sinan)建造的,他被称为奥斯曼帝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
根据 《TDV伊斯兰教百科全书》中的巴哈·坦曼(Baha Tanman)的说法,这座建筑建于1563年,是一个托钵僧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该清真寺还作为修道院的“Tevhidhane”(即仪式室)。从希南的作品中看到一件有趣的作品,它不是一个主要的帝国建筑群,而是为卑微的托钵僧准备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它华丽的木质天花板和建筑西南角的一个小日晷。
这座宗教之家是献给Halveti sufi order(是一所伊斯兰苏菲派学校)的Sünbüli 分支的托钵僧的,他们从1563年到1925年一直在使用。正是这样的小细节让我爱上了土耳其。一个街区很简单的聚会点可以变成一栋被同一群人连续使用了360年的建筑。1925年,土耳其所有的托钵僧小屋都被关闭了,整个建筑年久失修。但今天它被重新修复了,在夕阳下看起来很可爱。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