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解读伦勃朗“伦氏光线法”和叙事性特征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提起荷兰,人们想到的,除了风车和郁金香,还有两个人,应该也是全世界都熟知的伟大艺术家:伦勃朗和梵高。
这次我们说说伦勃朗。
伦勃朗虽是小磨坊主和面包师的第9个孩子,不过他依然得到了父母的宠爱,得以学习自己喜爱的绘画。 1624年,18岁的伦勃朗被送到阿姆斯特丹,跟随一流画家拉斯特曼学习。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解读伦勃朗“伦氏光线法”和叙事性特征


伦勃朗自画像
十七世纪,是荷兰的“黄金时代”。“海上马车夫”的兴起,商人、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数量迅速增多,荷兰的艺术市场,也蓬勃地发展起来,甚至出现了绘画的“专门化”——就是艺术家对某个门类的专攻,比如,画风景的专门画风景、画人物的专门画人物,这样,需要哪个类型的画,就可以直接找到绘画者。
伦勃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并对油画语言进行了重要探索,做出了很多超越前人的贡献,在伦勃朗和鲁本斯为首的巴洛克艺术家群中,油画达到了一个巅峰水平。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绘画,都从伦勃朗的作品里,吸收了很多有益的东西。伦勃朗,在西方美术史上,是重要的开创者和拓荒者。
今天,我以伦勃朗的成名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为例,来解读伦勃朗的“伦氏光线法”和他初步形成的独特的叙事性绘画风格;第二部分,我将深入分析伦勃朗的绘画思想和他对艺术的思考;第三部分,将对如何欣赏艺术做出说明;最后部分,总结伦勃朗的艺术主张和他一生的艺术追求与价值。
01.1632年,伦勃朗首次使用叙事风格创作了《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标志着他的绘画艺术进入成熟期,这幅画中,他采用独特的光影对比处理,开创了“伦勃朗布光法”并初获成功。
天才的伦勃朗,接受了卡拉瓦乔绘画中那种特别明显、强烈的明暗对比风格,创立了一种神秘而柔和的三角立体光线,结合其他暗部,来形成戏剧性的冲突。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解读伦勃朗“伦氏光线法”和叙事性特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