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解读伦勃朗“伦氏光线法”和叙事性特征(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169.5×216.5厘米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是接受外科医师公会的委托而作的,这幅画成为他的成名作。
在这副画中,光线从左侧照过来,纵深地斜向打在一具待解剖的尸体上,尸体周围,是一群身穿白色蕾丝花边衣服的人,主光线的左侧为首的,是身穿黑衣戴黑帽的杜普教授,他右手拿着一把剪刀在对尸体的左臂施行解剖,而左手自然地手指弯曲进行讲解。
杜普教授的解剖,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开膛破肚”的解剖,为保持画面的美感,他只是把尸体的左臂剪开,进行筋络和肌肉的讲解。
这是一幅群体肖像画或者叫群组肖像画,类似我们现在的毕业集体照。
但伦勃朗没有把它处理成“排排坐”的呆板状态,而是在金字塔构图中,引入了戏剧化的成分,尝试对群体肖像画进行叙事化处理,整个画面都在讲一个故事:杜普教授在讲解剖课,大家围绕着他,有的人伸长了脖子,想更仔细地看清胳膊的经络;有的人占据了有利位置,聚精会神地听讲;可是也有的人,因为站在最后排,远离教授,就直面远处,根本没有看教授。
这样的场景和人物神态,多么熟悉,古今中外的课堂,莫不如是。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解读伦勃朗“伦氏光线法”和叙事性特征


自画像
在光线运用上,他把光线从左侧投射过来,每个人的面部都笼罩在了光线之下,被突出,当然还有那个重要的道具——尸体,也是全部受光,他的腿部肌腱,还有腹部凸起的肌肉,这些细节都在光线下被栩栩如生地突出了。
伦勃朗反对那些滥用光线的画家,他们认为一切可见的事物都同样重要,他只强调他所认为的部分真实,只用光线探索或照亮一个人物面部的内在意义。
02.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法国学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为生存而奔波的人类,再强大再富裕也不过是一个动物而已,一个与人争斗、与自然界争斗的动物;只有当人类开始一种静观默想的生活,试图探究生存的奥秘,发现自然规律 ,寻找世界和人类的重击原因的时候,人类才成其为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