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权势:印度外交战略的不改初心(9)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基于目标和环境的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6JZD027)
注释
[1]马克斯·韦伯甚至认为,《政事论》才是真正激进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与其相比,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无害的”。参见M. Weber, "Politics as a Vocation", in W.G.Runciman,ed.,Weber: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 220.
[2]这方面见宋德星:《从战略文化视角看印度的大国地位追求》,《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6期,第29页;宋德星:《印度国际政治思想刍议》,《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第10~11页。
[3]Bharat Karnad, Nuclear Weapon & Indian Security: The Realist Foundations of Strategy, New Delhi: Macmillan India, 2002, p.449.
[4]尽管印度不失现实主义传统,但也有印度学者不无失落地指出,尽管印度不乏作为大国的自然条件——战略位置、洲际规模、巨大的人口数量、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独立后很长时间里它却缺乏强权欲望(will of power),这部分要归因于印度战略文化中的另一条主线——阿育王思想传统的消极作用。这方面的论述见Karnad, Nuclear Weapon & Indian Security, p.449.
[5]Lord Curson of Kedleston, The Place of India in the Empire, London: John Murray, 1909, quoted in C. Raja. Mohan, Crossing the Rubicon, the Shaping of India"s New Foreign Policy, Penguin Books India, 2004, p. 207. 转引自孙士海、江亦丽主编:《二战后南亚国家对外关系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第10~11页。
[6]关于“寇松主义”和“新寇松主义”的论述,见[美]罗伯特·D.卡普兰:《季风:印度洋与美国权力的未来》,吴兆礼、毛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27~235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