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作的《春秋》,两千年来在各朝代的地位如何(4)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上图_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别号阳明
六、《春秋》不过故纸堆明亡清兴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代表的儒者将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归咎为:明代学术多高谈心性,流入王学末流,夸谈仁义道德,却不为实事之故。说白了就是爱吹牛皮不干实事,认不清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清朝学术推崇训诂考据学,桐城学派为其代表,而且疑古反古之风大涨,逐渐否定儒家经典的价值。
清人学者袁谷芳说《春秋》只不过是孔子抄袭鲁史而已,根本不是亲手写作的唯一作品。那么“经亦史,史亦经”之说不再充满神秘感,而且 “微言大义”大多牵强附会。
总之,汉代风行一时的《春秋》在清朝逐渐褪去经典儒学色彩,重新回归史学著作的行列。

孔子所作的《春秋》,两千年来在各朝代的地位如何


上图_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
七、《春秋》的历史虚无论清末民国时代,中华民族正逢古今未有之大变,救国图存是当时学术最突出的热门课题。
以《春秋》为代表的四书五经,因陈旧古板、缺乏实用,被称为旧学。
西学以坚船利舰完美展示科学的实用和犀利,以“民主”“科学”为大旗打击儒学,被称为新学。
以陈独秀、鲁迅、蔡元培、胡适等知识分子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改造旧文化,传播新文化,以达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目的,可惜抗日战争爆发后,新文化运动功亏一篑。如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春秋》本是鲁史本文”“孔子不曾修改”,建议将《春秋》科学的视作一份史书来对待。
八、结语两千年雨打风吹,《春秋》等六经之义,已经融入名族血脉,《春秋》不朽,血脉长存。春秋仍在,《春秋》仍在!忠义仍在!
文:姚约之
参考资料:
【1】《史记》 汉朝 司马迁
【2】《孟子》 战国 孟轲
【3】《朱子语类》 宋朝 朱熹
【4】《陆象山全集》宋朝 陆九渊
【5】《传习录》 明朝 王阳明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