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一本伪书,并非孙武本人所作?(4)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到了春秋中期,鲁宣公二年之时,郑国与宋国交战,郑国俘虏了宋国的华元,斩杀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可知此战宋国损失三万四千五百人,小国间的战争规模已扩大。鲁成公二年,郤克向晋景公请兵伐齐,景公许之以七百乘,郤克嫌少,最终增兵到八百乘,再加上鲁、卫联军,最终击败齐国。

《孙子兵法》是一本伪书,并非孙武本人所作?


到了春秋中后期,鲁襄公十八年,晋国讨伐齐国,范文子对齐国的使者说:“鲁人、莒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既许之矣。”此役,晋军投入七万五千人以上的兵力,令齐国人胆寒。之后,郑国伐陈,投入了七百乘的兵力,与城濮之战时晋国相当,相比于春秋初年,各国的武装力量都出现增长。秦公子针奔晋时,竟然带走了秦国的千乘车马,华贵至极。鲁昭公八年,鲁国阅兵,“革车千乘”;五年后,晋国也进行了一次阅兵,“甲车四千乘”,参加检阅的士兵约有三十万人,故而叔向夸口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可见,到了春秋末期,诸侯用兵早已不是“数百乘”了。春秋即将结束的时候,吴王夫差北上伐齐,杀国书、公孙夏等,获革车八百乘,约六万人以上。
《孙子兵法》里提到的“兴师十万”正好反映的是春秋末期的战争规模,作者取十万为整数并非过分夸大,而且《孙子》是兵书又不是史书,并不需要非得严谨地说“兴师数万”不可。
春秋初期战争规模小,所以基本都是速决战、大会战,例如韩之战、城濮之战等都在一天内便可分出胜负;而到了中期,开始出现楚庄王攻宋不能下的情况,粮草后勤变得益发重要。到了孙武的时代,范氏与中行氏龟守朝歌,赵简子讨伐了五六年才将城门攻破;而越王灭吴、知伯讨伐晋阳也都持续三年之久,战争变得越来越长,规模也越来越大。所以《孙子兵法》中强调的因粮于敌、不战而屈人之兵,力求避免“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的情况,这正是对战争类型变化的反映。
至于《孙子》里的∶“主孰有道”、“主不可因怒而兴师”,称“主”而不称“君”,也正是反映宋之会(公元前546年)以后,诸侯政自大夫出的现实情况。这年鲁国的叔孙豹、晋国的赵武、楚国的屈建、蔡国的公孙归生、卫国的石恶、陈国的孔奂和郑国的良霄会盟于宋国,标志着诸侯会盟转变成大夫会盟。从这以后,国君领兵打仗的现象变得很罕见,接着楚公子围弑君、鲁三桓逐昭公、田氏专其国之政、赵氏为晋国正卿,真正掌权的早已不是作为诸侯的“君”了,而是作为大夫的“主”。
因此,说历史上没有孙武这个人,显得证据不足;说《孙子兵法》是战国时的作品,也失之于武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