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股疗亲,“二十四孝”制造的民国血案(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丁页说得没错,“臂血和丸”是从“割股疗亲”蜕变而来。关于割股的最早记载,大概是晋国介子推“割股奉君”典故,在这里割股的目的是为了给流亡公子重耳充饥。接下来,《全唐文》亦记载隋代晋陵人陈杲仁为亲人“割股以充羹”,但当时的情况是“亲病须肉,时属禁屠,肉不可致”,所以割股在这里并非为了果腹,还是含有治病意涵的,只不过人肉彼时尚未被赋予不同于其他肉类的超验灵力。
不过别急,随着时间的推移,割股很快具有了“天人感应”的效应。虽然传统医士虚构了人肉很多的药用价值,但割股疗疾的最重要意义,在它感天动地的孝思里。其道理正如“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故事所昭示的:一个人表达孝思的自虐方式越赤诚,就越能感动天神,从而获得困顿中的意外惊喜。
如果说“臂血和丸”还只是以臂血为药引,“割股疗亲”则更严酷得多,它要求割掉一块大腿或其他什么重要部位的肉,用来煮汤给至亲长辈服用。这容易流血过多,造成昏厥乃至丧命。在民国时期,这样的血案仍时有发生。
丁页在表达对新二十四孝的不满时,提到当时杭州某中学女生赵秀英“割股疗亲,当场昏厥”的新闻,并质问《《二十四孝暨女子二十四孝图编》的编者先生:你们觉得这“于世道人心,有所裨益”?你们的用心是够伟大了!
2
通行版的《二十四孝》是元朝郭居业所著,1947年出版时新加的女子二十四孝,作者署名“见心居士”,绘图者为刘仲文。该书的刊印目的据说是“冀于世道人心,有所裨益”,“若人人能推其爱亲之心,以爱家,爱国,爱人类,则进世界于大同,亦将以本书为嚆矢矣!”
都是相当正能量的词汇。
虽然历史上就曾屡遭争议,但在主流舆论场中,“割股疗亲”还是形成了自己正面的话语形象。提及这个词汇,更多人联想到的是“孝顺”,而非“愚昧”。

割股疗亲,“二十四孝”制造的民国血案


1947年,抗战期间在上海闸北伪自治区出任第一乡乡长等职的汉奸嫌疑人黄鹤亭为自己自辩时,即表示“我事母至孝,曾割股作汤,疗治母病,何能助敌伪作恶?”媒体报道此案时,也用了“审汉奸发现孝子”这样的标题,而非“汉奸蠢到割股疗亲”。民国作家周瘦娟的母亲汪太夫人,1944年因癌症病逝后,对外宣传中也有如下一节:“太夫人苦节四十年,并曾割股疗亲,向以节孝为乡里所称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