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变法改革:宗法制度之削弱与尚贤风气之兴起(4)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大秦帝国》秦孝公与商鞅剧照
若无法自行培养人才,只有积极招揽外来贤士以为己用,秦国即为最佳例子。秦国人才以将才为主,缺乏学士与谋士的关系,从穆公开始树立广用客卿的传统。在七国中,秦国所采用的客卿最多,这些士人对秦的富强确实也发挥了极大效用,尤其是商鞅入秦后,大肆改革变法,为秦带来前所未有的兴盛。
其他国家相较之下,人才显得不足。如赵国在烈侯时期,公仲连推荐贤人也仅有三人;楚国招揽的贤士仅见吴起,且为时亦短;韩国在昭侯时期,亦仅见申不害,明显后继无人;燕国招来的人才比起楚、韩等国较多,有乐毅、邹衍、剧辛等人,替燕昭王增加不少助力。
然而,士人既号为“游士”,自无祖国观念,如何留住人才,攸关一国国势。部分诸侯变法改革之时,国家既强且富,后继君主却无法维持盛况,人才的去留便是关键因素。
人才是变法改革的重要动力,各国贤才的质量直接影响政策的制定与推广。然而,诸侯虽皆知贤才的重要性,却非所有国家都能做到善用贤才及留住人才。于是部分国家在人才流失之后,陷入人在政存、人去政息的窘境,实乃憾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