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胜:这几类“假人效管理”,不如不做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毫无疑问,人效管理热起来了。很多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在不同场合频繁提及人效,而按照我们的直观感觉2022年的这个数据必有极大增量。
基于这类旺盛的市场需求,若干的机构和个人开始入局,投喂人效管理产品。一时间,人效管理的氛围已经被烘托到极致。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人力资源专业的进阶,事实上,只要我们将人力资源专业的目标聚焦于人效,或多或少都是这个专业的进步。至少,大家不会再把这个专业做成玄学,执着于“闻味道”“凭手感”了。
但迄今为止,对于人效管理依然还有诸多误解。另外,绝大多数企业并非意在主动提升管理,而是在经济紧缩期的被动应对。被动防守,姿势难免尴尬,如果再加上错误的方法论误导,结果就必然让人失望。
以下几类“假人效管理”,还不如不做:
01 只做“大除法”
不少企业在谈到人效时,只会算算人均营收、人均利润等宽口径数据,更有人直接定义“人效就是人均XX”。
这种“只看大数”的理解是非常粗浅的。
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无法深入业务给出窄口径数据,如果缺乏深层分析,那给出的就是路人也能给出的结论。这种结论无法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可能还会误导企业。比如,你认为京东在亏损,但你应该理解他们自营的商业模式,还应该看看他们在的主力SKU(高粘性商品)上的GMV增长。
宽口径数据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会让HR有理由在人效管理上浅尝辄止。例如,我们会问HR:“这些宽口径数据能给你什么决策启示呢?”绝大多数HR会说:“穆老师,我们缺乏对标的行业数据,因此难以判断我们人效的高低。你们要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呀。”
其实,这个看似完美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就好比有的小孩成绩不好,他埋怨说周围没有好学生,没有学习的氛围。这不对,好学生在哪里都是好学生。
现实中,我不否认行业对标数据的重要性,但即使只有企业自己的数据,我们也有边际经营业绩分析法、窄口径人效分析法、相对增长分析法等利器,完全可以穿透分析出企业在人效上的问题。
算法是认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02 无效“数据仓”
人效管理,往往和“人力资源数据化”的概念紧密联系。大量企业在算出人效数据后,都自然而然地想要把人力资源选用育留工作数据化。其目的并非为了找到数据之间的驱动关系,而是因为人效数据如果不搭配其他人力数据,总是感觉挺“孤单”的。
于是,这类企业的HR为了强调自己的专业性,总结了一大堆人力资源数据,将其一锅烂炖地放到了一个报表里。这类企业看似张口闭口谈数据,但你听他们谈数据时,特别没有画面感,数据不是为了支持自己的故事、导出自己的结论、辅助自己的决策,而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专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